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混同江水秀可掬,李氏太师女如玉,
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老母 lǎo mǔ
(1).年老的母亲。《战国策·齐策四》:“ 孟尝君 问:‘ 冯公 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诚以 巩 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 巩 守 闽 越 。” 元 耶律楚材 《思亲》诗之二:“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餘。”《水浒传》第四二回:“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諕,因此不敢取来。”
(2).泛指老妇。《百喻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遶树走避。”《魏书·张谠传》:“ 高宗 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復何所任,乃能如此致费也。’” ——《漢語大詞典》
(2).泛指老妇。《百喻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遶树走避。”《魏书·张谠传》:“ 高宗 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復何所任,乃能如此致费也。’” ——《漢語大詞典》
八十
唐 李涉 赠龙泉洞尘上人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
唐 王昌龄 河上老人歌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唐 白居易 赠康叟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骈字类编》
唐 王昌龄 河上老人歌 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唐 白居易 赠康叟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骈字类编》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动-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形-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嗟 jiē《國語辭典》
嗟 [ jiē ]
歎- 表示感傷、哀痛的語氣。唐·韓愈〈祭田橫墓文〉:「死者不復生,嗟余去此其從誰!」唐·張籍〈西州〉詩:「嗟我五陵間,農者罷耘耕。」
- 表示贊美的語氣。《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嗟乎!此真將軍矣!」
- 招呼聲。《書經·費誓》:「公曰:『嗟!人無譁,聽命。』」《禮記·檀弓》:「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
- 發語詞,無義。《文選·張衡·西京賦》:「群窈窕之華麗,嗟內顧之所觀。」
嗟 [ jiè ]
- 參見「咄嗟 」條。
嗟 [ juē ]
- (一)之又音。
予 yú/yǔ《國語辭典》
予 [ yú ]
代- 我。《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同「余 」。
予 [ yǔ ]
动- 给。如:「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通「与」。
-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男女 nán nǚ
(1).男人和女人。《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捉搦歌之一》:“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嫗。”《人民日报》1990.3.8:“妇女解放的前景与国家发展前途紧密相连。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男女之间的平等与公正就无从谈起。”
(2).泛指百姓。《文选·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 许 史 。” 薛综 注:“言 长安 市井之人,被服皆过此二家。”《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自 膺 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都中男女,以弄鷄为事,贫者弄假鷄。”
(3).指两性间性欲。《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笑道:‘长兄,难道人情只有男女吗?朋友之情,更胜於男女!’” 清 黄遵宪 《眼前》诗:“眼前男女催人老,况是愁中与病中。”
(4).儿女。《史记·龟策列传》:“夫妻男女,赋之田宅,列其室屋。” 唐 杜甫 《岁晏行》:“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刘半农 《开场的歌》:“她有六个男女真正勿好带。”
(5).旧时对地位卑下者的称呼。《北史·李迁哲传》:“妾媵至有百数,男女六十九人。”《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只见一箇男女,名叫 僧儿 ,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鵪鶉餶飿儿。”《红楼梦》第七三回:“至五更天,就传管家男女,命仔细查一查,拷问内外上夜男女等人。”
(6).旧时地位卑下者的自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先生少待,男女请出那解元来。”《水浒传》第八一回:“﹝天子﹞问 燕青 道:‘寡人忘卿姓氏。’ 燕青 道:‘男女唤做 燕青 。’” 明 《杀狗记·谋杀孙荣》:“多蒙员外抬举,男女穿也有,喫也有。”
(7).詈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尽是些没意头搊搜男女。覷贼军,约半万,如无物。”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水浒传》第四九回:“ 毛太公 、 毛仲义 自回庄上商议道:‘这两个男女,却放他不得。’”《说唐》第四回:“你这般该死的男女,岂不知咱家是 陇西 李 府,敢来阻截道路!”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百姓。《文选·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 许 史 。” 薛综 注:“言 长安 市井之人,被服皆过此二家。”《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自 膺 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都中男女,以弄鷄为事,贫者弄假鷄。”
(3).指两性间性欲。《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笑道:‘长兄,难道人情只有男女吗?朋友之情,更胜於男女!’” 清 黄遵宪 《眼前》诗:“眼前男女催人老,况是愁中与病中。”
(4).儿女。《史记·龟策列传》:“夫妻男女,赋之田宅,列其室屋。” 唐 杜甫 《岁晏行》:“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刘半农 《开场的歌》:“她有六个男女真正勿好带。”
(5).旧时对地位卑下者的称呼。《北史·李迁哲传》:“妾媵至有百数,男女六十九人。”《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只见一箇男女,名叫 僧儿 ,托个盘儿,口中叫卖鵪鶉餶飿儿。”《红楼梦》第七三回:“至五更天,就传管家男女,命仔细查一查,拷问内外上夜男女等人。”
(6).旧时地位卑下者的自称。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先生少待,男女请出那解元来。”《水浒传》第八一回:“﹝天子﹞问 燕青 道:‘寡人忘卿姓氏。’ 燕青 道:‘男女唤做 燕青 。’” 明 《杀狗记·谋杀孙荣》:“多蒙员外抬举,男女穿也有,喫也有。”
(7).詈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尽是些没意头搊搜男女。覷贼军,约半万,如无物。”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水浒传》第四九回:“ 毛太公 、 毛仲义 自回庄上商议道:‘这两个男女,却放他不得。’”《说唐》第四回:“你这般该死的男女,岂不知咱家是 陇西 李 府,敢来阻截道路!”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九 jiǔ《國語辭典》
九 [ jiǔ ]
名- 介于八与十之间的自然数。如:「七、八、九、十……。」大写作「玖」。阿拉伯数字作 「9」。
- 姓。如唐代有九嘉。
- 形容极多。如:「九霄云外」、「九泉之下」、「九牛一毛」。
- 表示多数、多次。如:「九死一生」。《淮南子·修务》:「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
赋 ( 賦 ) fù
赋 [ fù ]
- 旧指田地税:田~。~税。
-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
-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
- 古同“敷”,铺陈,分布。
采绿(采緑)cǎi lǜ
《诗·小雅》篇名。緑,通“ 菉 ”。荩草。《诗·小雅·采绿序》谓“《采緑》,刺怨旷也”。诗描写了妇人思念丈夫不至而归沐以待的心情。后因用为妇女感到孤独寂寞的典故。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歌《采緑》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