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骏德光昭,爰受鸿名。

弘历清代〕《冬至有事於南郊敬成八章章八句

于昭天鉴,眷於有德。佑我太祖,东土是式。帝命不显,皇清不灵。

明德惟馨,以畀万邦。

赫赫太祖,天笃其祜。穆穆太宗,丕显丕承。骏德光昭,爰受鸿名。

建国纪元,肇定大清。

暨我世祖,混一区夏。圣祖绍之,容民厚下。民安於耕,物适於野。

六十一年,惟天降嘏。

皇考翼翼,思为君难。立纲陈纪,祗承克艰。授位渺躬,受命自天。

敬念绍庭,敢忘寅虔。

日惟长至,爰卜南郊。三斋五戒,将事吉朝。式瞻百辟,玉佩金貂。

式虔尔心,无或逍遥。

爰升燔柴,燔柴维烈。爰陈俎豆,俎豆维洁。惟予小子,敬捧苍璧。

明明帝神,尚其来格。

神之格思,降福穰穰。敢曰予小子,诚通昊苍。自我祖宗,受嘏惟纯。

景命绵绵,逮我后人。

伐鼓渊渊,建旆翩翩。祀事用成,福禄来骈。匪以祭而专,匪以燕而迁。

对越昊天,岂敢间兮乾乾。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骏德光昭鸿名

骏德(駿德)jùn dé
高尚的德操。 南朝 齐 王融 《赠族叔卫军俭诗》:“息憇渠馆,式静泽宫,我求骏德,昭此困蒙。”  ——《漢語大詞典》
光昭 guāng zhāo
(1).彰明显扬;发扬光大。《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
(2).照耀。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 郭沫若 《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漢語大詞典》
爰 yuán《國語辭典》

爰 [ yuán ]

  1. 于是。《书经·无逸》:「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文选·张衡·思玄赋》:「将荅赋而不暇兮,爰整驾而亟行。」
  1. 发语词,无义。《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1. 改变、更换。参见「爰田 」条。
  1. 姓。如汉代有爰盎。
受 shòu《國語辭典》

受 [ shòu ]

  1. 收得、接获。如:「受到优待」、「受之有愧」。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2. 容纳、容忍。如:「承受」、「受不了」。《易经·咸卦·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唐·杜甫〈南邻〉诗:「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3. 被、遭到。如:「受挫」、「受冻」、「受批评」、「受惊吓」。
  1. 中、适合。如:「他说的话很受听。」
鸿名(鴻名)hóng míng
大名;盛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义而览焉。” 唐 苏颋 《开元元年赦书》:“鸿名不可以深拒,盛典不可以固违。” 清 孙枝蔚 《蒿里曲》:“天子有道重人命,鸿名赫赫垂无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