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bx晚日。

欧阳炯唐代〕《南乡子

嫩草如烟,石榴花发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渌,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耳坠金镮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头招远客。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袖敛鲛绡,采香深洞笑相邀。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席,豆蔻花间bx晚日。
翡翠,白蘋香里小沙汀。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藤杖枝头芦酒豆蔻花间bx晚日

藤杖
唐 杜甫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唐 元稹 春馀遣兴 笑倚连枝花,恭扶瑞藤杖。
唐 许浑 重游郁林寺道玄上人院 藤杖叩松关,春溪斸药还。
唐 杜荀鹤 送项山人归天台 因话天台归思生,布囊藤杖笑离城。
宋 黄庭坚 胜业寺悦亭 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
宋 陆游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 其一 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
宋 陆游 雪晴至后园二首 其一 病扶藤杖觅残梅,牢落情怀怕酒杯。
宋 赵师秀 秋色 瘦便藤杖细,凉觉葛衣轻。  ——《骈字类编》
枝头(枝頭)zhī tóu
树梢;树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残叶之歌·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摇摇地停在枝头。”  ——《漢語大詞典》
芦酒(蘆酒)lú jiǔ
以芦管插酒桶中吸而饮之。这种饮酒方法称“芦酒”。 唐 杜甫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诗:“黄羊飫不羶,芦酒多还醉。”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芦酒》:“芦酒,以芦为筒,吸而饮之。今之咂酒也。”参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漢語大詞典》
滴 dī《國語辭典》

滴 [ dī ]

  1. 点状的液体。如:「水滴」、「雨滴」、「汗滴」。
  2. 量词。计算液体下滴数量的单位。如:「几滴雨」、「两滴眼泪」、「数滴汗水」。
  1. 液体呈点状往下掉。如:「汗水直往下滴。」、「滴上眼药水。」南唐·李煜〈忆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
铺 ( 鋪 ) pū/pù
铺 [ pū ]
     ◎ 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开摊平。~床。~垫(a.卧具;b.衬托,陪衬,写作技巧之一)。~张。平~直叙。
铺 [ pù ]
  1. 商店:饭~。肉~。~面。
  2. 床:床~。搭~。卧~。
  3. 旧时的驿站:三十里~。
葵 kuí《國語辭典》

葵 [ kuí ]

  1. 参见「向日葵」、「蒲葵」、「菟葵」等条。
  2. 姓。如宋代有葵方,明代有葵弘宇。
  1. 揣测、测度。《诗经·小雅·采菽》:「乐只君子,天子葵之。」唐·孔颖达·正义:「诸侯天子于揆度其功德之多少而命赐之以礼乐。」通「揆」。
席 xí《國語辭典》

席 [ xí ]

  1. 用草茎、竹篾等编成的垫子,可坐卧。如:「草席」、「竹席」、「凉席」。《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
  2. 座位。如:「就席」、「入席」。《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田延年前,离席按剑。」
  3. 职位。如:「法席」、「教席」、「首席」。《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
  4. 成桌的酒和饭菜。如:「酒席」、「筵席」。《红楼梦·第五四回》:「众媳妇们忙撤去残席,……另外又添换了果馔摆好。」
  5. 船帆。《文选·木华·海赋》:「维长绡,挂帆席。」唐·李善·注:「《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6. 量词:➊ ​ 计算谈话次数的单位。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➋ ​ 计算议会席次或名额的单位。如:「这次立委选举在野党共取得三席。」
  7. 姓。如晋代有席坦。
  1. 凭借。《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
  1. 全面。《史记·卷九○·魏豹彭越传·太史公曰》:「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
豆蔻(荳蔻)dòu kòu
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种子可入药,产 岭 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唐 杜牧 《赠别》诗:“娉娉嬝嬝十三餘,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藤杖枝头芦酒滴,铺葵蓆,豆蔻花间趖晚日。” 宋 陆游 《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 巫山 ,但豆蔻含胎可怜。” 田汉 《回春之曲》第一幕:“椰子肥,豆蔻香,你受着自然的丰富的供养。”
植物名。又称“草荳蔻”、“白荳蔻”。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有芳香气味。果实和种子可入药。  ——《漢語大詞典》
花间(花间)
唐 韩翃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花间五马迎君日,雨霁烟开玉女冈。
唐 权德舆 春日同诸公过兵部王尚书林园 花间留客久,台上见春多。
唐 李商隐 写意 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唐 曹唐 刘阮洞中遇仙子 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刘郎。
宋 欧阳修 赠沈遵  花间百鸟唤不觉,日落山风吹自醒。
宋 苏舜钦 春暮初晴自御宿川之华严寺 残日花间浮暖艳,断云楼外卷轻阴。
元 张翥 六月廿六日泛湖遇雨 吴歌楚舞方烂熳,更尽花间双玉瓶。
元 陈樵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二十三 紫嶶岩 手种岩花对北峰,花间无叶紫茸茸。
元 郭钰 怀罗达则 移席花间春雨至,倚楼江上暮云飞。
元 杨维桢 吴下竹枝歌 其一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元 倪瓒 风雨 山人酒劝花间月,秦女筝弹陌上桑。
唐 欧阳炯 贺熙朝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骈字类编》
晚日 wǎn rì
夕阳。 唐 刘长卿 《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唐 元稹 《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唐 吴筠 《秋日望倚帝山》诗:“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