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乍远,危楼目断天无际。
黄公度〔宋代〕《千秋岁(贺莆守汪待举怀忠生日,汪报政将归,因以送之)》
郁葱佳气。天降麒麟瑞。回首处,江城外。一麾遗爱在,万口欢声沸。人乍远,危楼目断天无际。
五马徘徊地。春色随归旆。寿水绿,壶山翠。风轻香篆直,日暖歌喉脆。椒觞举,人人尽祝千秋岁。
五马徘徊地。春色随归旆。寿水绿,壶山翠。风轻香篆直,日暖歌喉脆。椒觞举,人人尽祝千秋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乍 zhà《國語辭典》
乍 [ zhà ]
副- 突然。《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初、刚刚。如:「乍暖还寒」、「新来乍到」、「霪雨乍晴」。
- 暂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
- 怎、哪。《西游记·第三三回》:「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
- 因害怕而颤抖。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由我意张狂,心惊乍。」
- 壮著、放大。《红楼梦·第六七回》:「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著胆子进来。」
远 ( 遠 ) yuǎn/yuàn
远 [ yuǎn ]
-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 时间长:~古。~祖。长~。永~。
-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 深奥:言近旨~。
- 姓。
- ◎ 避开:近君子,~小人。
危楼(危樓)wēi lóu
高楼。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危楼倾崖,恒有落势。”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脩篁壮下属,危楼峻上干。” 唐 李端 《度关山》诗:“危楼缘广漠,古竇傍 长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连云广厦、摩天危楼下,比肩继踵排队购票的人……纵贯 九龙 ,横溢 香江 。” ——《漢語大詞典》
目断(目斷)mù duàn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嵩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名-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无际(無際)wú jì
(1).犹无边;无涯。《列子·力命》:“窈然无际,天道自会。”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 庸蜀 寳马,弥山不穷; 巴汉 楼船,凌波无际。” 唐 曹松 《题甘露寺》诗:“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 冰心 《到青龙桥去》:“车慢慢的开动了,只是无际的苍黄色的平野,和连接不断天末的远山。”
(2).犹言没有间隙;没有间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隋书·牛弘传论》:“﹝ 弘 ﹞绸繆省闥三十餘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
(3).不能达到。《通典·选举五》:“贫窶之士在远方,欲力赴京师而所冀无际,以此揆度,遂至没身。” ——《漢語大詞典》
(2).犹言没有间隙;没有间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隋书·牛弘传论》:“﹝ 弘 ﹞绸繆省闥三十餘年,夷险不渝,始终无际。”
(3).不能达到。《通典·选举五》:“贫窶之士在远方,欲力赴京师而所冀无际,以此揆度,遂至没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