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徹冕旒。
忆昔与郡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
万言人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
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君家三秀立分鼎,太阿觉群锋更颖。
吏行鹜閧尘坌,寒露玉壶琼光炯。
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徹冕旒。
四贤同时一纲收,朔风扶柂长江流。
迟顽我自费推激,隐忧百罹霜鬓出。
未能勇决便幽棲。宁免随阳睨残粒。
送君矫翮玉霄去,为钱皮胸怏悒。
向来四海李兵部,正色立朝古遗直。
九原凛凛有生气,馀愤须与君湔涤。
世故翻覆况多端,觉思使用权心胆寒。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
不知聚几州铁铸此错,百尺竿头一步底处著。
天位天职特用轩轾人,明眼勘破定何物。
波流何可金石转,鲍肆讵能兰麝夺。
君不见考功望郎谏疏沥忠赤,垂绅满朝皆太息。
信有宗工妙绳尺,梁园我亦尘下客。
法当冗散逃百谪,满意诸贤拱霄极。
谠言正论囊封溢,国势不难一枰活。
正途未易荆榛辟,有谋勿惮时造膝。
救溺拯焚奚可失,海南波宽老龙蛰。
朝朝满涧玩泉石,当为诸贤失衰疾。
我亦三叫喜动色,早愿采功败垂成休戍役。
万言人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
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君家三秀立分鼎,太阿觉群锋更颖。
吏行鹜閧尘坌,寒露玉壶琼光炯。
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徹冕旒。
四贤同时一纲收,朔风扶柂长江流。
迟顽我自费推激,隐忧百罹霜鬓出。
未能勇决便幽棲。宁免随阳睨残粒。
送君矫翮玉霄去,为钱皮胸怏悒。
向来四海李兵部,正色立朝古遗直。
九原凛凛有生气,馀愤须与君湔涤。
世故翻覆况多端,觉思使用权心胆寒。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
不知聚几州铁铸此错,百尺竿头一步底处著。
天位天职特用轩轾人,明眼勘破定何物。
波流何可金石转,鲍肆讵能兰麝夺。
君不见考功望郎谏疏沥忠赤,垂绅满朝皆太息。
信有宗工妙绳尺,梁园我亦尘下客。
法当冗散逃百谪,满意诸贤拱霄极。
谠言正论囊封溢,国势不难一枰活。
正途未易荆榛辟,有谋勿惮时造膝。
救溺拯焚奚可失,海南波宽老龙蛰。
朝朝满涧玩泉石,当为诸贤失衰疾。
我亦三叫喜动色,早愿采功败垂成休戍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五羊 wǔ yáng
见“ 五羊城 ”。 ——《漢語大詞典》
仙伯 xiān bó
(1).仙人之长。亦泛称仙人。《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诸仙伯。 安 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鸞歌开洞天。”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何来一仙伯,髮短而心长。”
(2).借称官职清贵、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陈师道 《和饶节咏周昉画》:“ 金华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摹。”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漢語大詞典》
(2).借称官职清贵、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陈师道 《和饶节咏周昉画》:“ 金华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摹。”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漢語大詞典》
两 ( 兩 ) liǎng
两 [ liǎng ]
-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眼明 yǎn míng
(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漢語大詞典》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漢語大詞典》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荐书(薦書)jiàn shū
推荐人的文书或信件。 唐 王建 《别李赞侍御》诗:“荐书自入无消息,卖尽寒衣却出城。”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今虽羣进於有司,与众人偕下,名字不列於荐书,不得比数於下士,以望主上之休光。”《红楼梦》第九二回:“还有一封荐书托我吹嘘吹嘘。” ——《漢語大詞典》
万里(万里)
唐 李白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江南三台四首 其二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唐 戴叔伦 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骈字类编》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江南三台四首 其二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唐 戴叔伦 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骈字类编》
徹 chè《國語辭典》
徹 [ chè ]
動- 貫通、通透。如:「響徹雲霄」、「寒風徹骨」。《左傳·成公十六年》:「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漢·王充《論衡·紀妖》:「音中宮商之聲,聲徹于天。」
- 去除。《左傳·宣公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淮南子·主術》:「史書其過,宰徹其膳。」通「撤」。
- 毀壞。《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徹我牆屋。」漢·鄭玄·箋:「徹毀我牆屋。」
- 剝取。《詩經·豳風·鴟鴞》:「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漢·毛亨·傳:「徹,剝也。」
- 耕治。《詩經·大雅·公劉》:「度其隰原,徹田為糧。」
- 遵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漢·毛亨·傳:「徹,道也。」漢·鄭玄·箋:「言王不循天之政教。」
- 畢盡、停歇。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霑溼何由徹?」元·馬致遠〈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徹套·離亭宴煞〉:「蛩吟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何年是徹?」
- 周代的田賦制度。為十取一的稅法。《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漢·趙岐·注:「家耕百畝者徹,取十畝以為賦。」
- 姓。如元代有徹里。
冕旒 miǎn liú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清 袁枚 《新齐谐·蒋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鬚,冕旒盛服,执笏北向。”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 梁 沈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冕旒属念,无忘夙兴。”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 明 沈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若奏若启,达羣意於冕旒。”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他( 武则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漢語大詞典》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 梁 沈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冕旒属念,无忘夙兴。”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 明 沈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若奏若启,达羣意於冕旒。”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他( 武则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