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凤毛已见薄青云,事业终当媲古人。

陈政唐代〕《罗浮高

罗浮山高高,莫知其纪极。矗然以孤峙,去天才咫尺。

云霞变态不可名,掩映长留万古青。势侔五岳通勾曲,四远相望如在目。

潜蒸二气作甘霖,万物沾濡生意足。三千六百丈,四百十二峰。

鸟飞尚不过,兽迹岂能穷。专奇擅胜夺神力,巧成妙设亏天工。

我曾试一登,绝顶凌天风。彼沧溟之深若停潦,诸山俯视犹蚁封。

罗浮山,镇兹东南何崔嵬。罗山止其所,浮山海上来。

罗耶浮耶终莫辨,荒唐流说谁亲见。轩辕遗迹已成空,葛洪丹灶封苔藓。

但见石楼隐隐势若仙,铁桥斗绝难夤缘。瀑布垂流三千仞,湖波直与海潮连。

璇房七十二,玲珑曲折天然异。亚虎巡山不咥人,越鸡五距飞还止。

罗浮之山足游娱,有林可樵溪可渔。羡君住近山之麓,襟带云霞水竹居。

良田负郭课僮耕,既看东作又西成。得禾酿作酒如渑,颓然醉倒复还醒。

推窗便对罗浮青,白云英英水泠泠。云英英以怡情,水泠泠以濯缨。

随取而足,其谁与争。罗浮之山,钟灵孕秀,不在君身在君后。

凤毛已见薄青云,事业终当媲古人。乡园南望九千里,为忆罗浮歌送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凤毛青云事业古人

凤毛(鳳毛)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亦比喻珍贵稀少之物。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桐圭作瑞,凤毛曜 丹穴 之英。” 唐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诗:“貂簪 荆 玉润, 丹穴 凤毛光。” 唐 刘禹锡 《袁州广禅师碑》:“亦犹凤毛成字,麟角生肉,必有以异,不知其然。” 唐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诗:“ 萧史 幽栖地,林间踏凤毛。” 仇兆鳌 注:“凤毛,谓林间遗跡。” 明 何景明 《闻陆舍人子引罢官》诗:“惜尔官难达,文章本凤毛。”参见“ 凤毛麟角 ”。
(2).比喻人子孙有才似其父辈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敬伦 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 桓公 公服,从大门入。 桓公 望之,曰:‘ 大奴 固自有凤毛。’” 余嘉锡 笺疏:“ 南朝 人通称人子才似其父者为凤毛。”《南齐书·谢超宗传》:“王母 殷淑仪 卒, 超宗 作誄奏之,帝大嗟赏,曰:‘ 超宗 殊有凤毛,恐 灵运 復出。’”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吕本中》:“ 曾元嗣 赠公诗:‘ 吕 家三相盛天朝,流泽於今有凤毛。’”
(3).指人子。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京 ( 蔡京 )泣曰:‘ 京 若负国,即教三子都没前程。’好事者戏云:‘两行珠泪下,三箇凤毛灾。’”
(4).指人的华美风度和杰出才华。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令弟字 延陵 ,凤毛出天姿。” 元 萨都剌 《送刘照磨之桂林》诗:“一官未厌马蹄遥,要使南荒识凤毛。”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你壮志薄云霄,悵栖迟,隐凤毛。”
(5).指皮衣服边缘露出的装饰性的毛边。《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 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凤毛出的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青云(青雲)qīng yún
(1).青色的云。《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汉书·扬雄传上》:“青云为纷,虹霓为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文帝 以 汉 中平 四年生于此,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
(2).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楚辞·远游》:“涉青云以汎滥兮,忽临睨夫旧乡。” 晋 傅玄 《历九秋篇》诗:“ 齐 謳 楚 舞纷纷,歌声上激青云。” 宋 叶适 《送郭黄中》诗:“ 雁山 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水浒传》第六回:“旛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 辛雷 《一个爱说梦话的人》:“站在 武汉 长江大桥 上……头也有点发晕,如置身青云之上。”
(3).喻高官显爵。《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须贾 顿首言死罪,曰:‘ 贾 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 汉 扬雄 《解嘲》:“当途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宋 司马光 《和任屯田感旧叙怀》:“自致青云今有几?化为异物已居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又有那身在青云之上,拔人淤泥之下。”
(4).喻谋取高位的途径。 明 汪錂 《春芜记·悲秋》:“肝胆自怜白首,功名谁借青云。”参见“ 青云路 ”。
(5).喻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三国志·魏志·荀彧荀攸贾诩传论》“其 良平 之亚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张子房 青云之士,诚非 陈平 之伦。”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未逢 黄石 书谁授,不坠青云志自强。”
(6).指青云之士。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仇兆鳌 注:“青云,指文士之追随者。” 宋 王安石 《葛兴祖挽辞》:“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羣。”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敬幸附青云,而生平未得一见。”参见“ 青云士 ”。
(7).谓隐居。《南史·齐衡阳王钧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云。”《云笈七籤》卷一○七:“遂拜表解职,求託巖林,青云之志,于斯始矣。”
(8).喻黑发。 唐 李贺 《大堤曲》:“青云教綰头上曲,明日与作耳边璫。”
(9).古指春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漢語大詞典》
事业(事業)shì yè
(1).事情的成就;功业。《易·坤》:“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孔颖达 疏:“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北史·拓跋澄传》:“若非 任城 ,朕事业不得就也。”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男儿立事业,何用好容颜?铜刀安社稷,匹马定江山。”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大行则发之於事业,穷居则不得已而见之於文章。”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二:“我还要拿工人的锤头……象男子汉大丈夫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
(2).政事;事务。《荀子·君道》:“故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做不尽家庭事业,且开怀丢在一边。”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附录一·周豫才告白》:“校内诸事业,于本月十三日由学务科派员 朱 君 幼溪 至校交代清楚。”
(3).职业。《管子·国蓄》:“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於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於君上也。” 马非百 《管子轻重篇新诠》六:“事业即职业。”《太平广记》卷一八○引《卢氏小说·宋济》:“上又问曰:‘作何事业?’兼问姓行。 济 曰:‘姓 宋 ,第五。应进士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王孙公子倚傍着祖宗势耀,顶戴着先人积攒下的钱财,不知稼穡,又无甚事业,只图快乐,落得受用。”
(4).家业;产业。《老残游记》第五回:“若説叫 于大奶奶 去罢,两个孙子还小,家里偌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个支撑呢!” 老舍 《茶馆》第二幕:“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
(5).古代特指劳役、耕稼等事。《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 杨倞 注:“事业谓劳役之事。”《荀子·王霸》:“百亩一守,事业穷,无所移之也。” 杨倞 注:“事业,耕稼也。”《晋书·石苞传》:“其使司徒督察州郡播殖……若宜有所循行者,其增置掾属十人,听取王官更练事业者。”
(6).犹才能。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 唐 末 五代 ,权臣执政,公然交赂,科第差除各有等差。故当时语云:‘及第不必读书,作官何须事业。’” 宋 范仲淹 《与中舍十六帖》之十二:“兼今后不乱奏人,逐房各已有恩泽,须是有事业可以入官,方与奏荐也。” 宋 司马光 《功名论》:“臣有事业,君不信任之,则不能以成。”
(7).指具有一定目标、规模而自成系统的、关系社会发展的经常活动。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五:“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
(8).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与“企业”相对而言。如:事业费,事业单位,福利事业。  ——《漢語大詞典》
终 ( 終 ) zhōng
终 [ zhōng ]
  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当 ( 噹 當 ) dāng/dàng
当 [ dāng ]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权。~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
  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理~。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 [ dàng ]
  1. 合宜:恰~。适~。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长歌~哭。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押~。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 •ㄉㄤ
  1.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媲 pì《國語辭典》

媲 [ pì ]

  1. 匹配、比得上。如:「媲美」。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
古人 gǔ rén
(1).古时的人。《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 汉 班昭 《东征赋》:“盍各言志,慕古人兮。” 唐 韩愈 《复志赋》:“考古人之所佩兮,閲时俗之所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2).指亡故之人。《诗·邶风·绿衣》:“我思古人,俾无訧兮。”按,此指亡妻。《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復奉齐酎见 高祖 之庙乎!” 颜师古 注:“古人谓先人。”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黄州忆王子立》:“ 张师厚 久已死,今年 子立 復为古人,哀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兄 果是我八拜至交,指望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古人!”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 汪原放 君已经成了古人了。”
(3).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亦称早期智人。如我国的 广东 马坝 人、 湖北 长阳 人和 山西 丁村 人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