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风吹香满四座,芝兰同室葆天和。
块然之指迹删笔,澹宁主人神仙骨。眼中之石意中山,地上之花天上物。
三人相对成一人,奇花怪石遥相亲。未曾品花先品石,巉岩磊落通精神。
英峰苍翠宣峰洁,大理黑白湖山皴。主人兼爱无彼此,搜罗合作席上珍。
五丁拔山出远岫,千夫飞挽归城闉。安排布置得宜称,低昂俛仰由天真。
选工追琢备众巧,床屏几案光鳞鳞。砚北古松出天目,白石堆盘美如玉。
拳枝侧干类风斜,虬鬣龙鳞映华屋。屋边凿石作清池,类聚群分饶水族。
金鬐吹沫槿花红,银甲摇波莎草绿。绿莎红槿互婆娑,掩映池中双芰荷。
亭亭独立群芳表,中虚外直无偏颇。远风吹香满四座,芝兰同室葆天和。
黄花翠竹写情性,蜀茶仙杏连根科。古桂含香待明月,腊梅先雪凌高柯。
百花丛里桐花实,大树门庭玉树多。玉树高承仙掌露,南天桢干标铜柱。
汉台待筑上林春,主人骑马朝天去。临川磨剑逐风云,华亭返棹随烟雾。
沉吟三笑别居亭,前路云泥怅延伫。许留花石与山人,相伴衡门慰迟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远风(远风)
陶潜诗平畴交远风 ——《分类字锦》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动-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 参见「鼓吹」(一)条。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名-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 姓。
四座 sì zuò
见“ 四坐 ”。 ——《漢語大詞典》
芝兰(芝蘭)zhī lán
(1).芷和兰。皆香草。芝,通“ 芷 ”。《荀子·王制》:“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於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荀子·宥坐》作“芷兰”。 汉 焦赣 《易林·萃之同人》:“南山芝兰,君子所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分若芝兰,坚逾胶漆。”
(2).喻优秀子弟。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芝兰有秀,羔鴈成行。”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念荆花早年失偶,喜芝兰这回重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九:“生儿只识 秦 碑字,脆弱芝兰笑 六朝 。”参见“ 芝兰玉树 ”。 ——《漢語大詞典》
(2).喻优秀子弟。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芝兰有秀,羔鴈成行。”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念荆花早年失偶,喜芝兰这回重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九:“生儿只识 秦 碑字,脆弱芝兰笑 六朝 。”参见“ 芝兰玉树 ”。 ——《漢語大詞典》
同室 tóng shì
(1).同居一舍;同居一室。《仪礼·丧服》:“传曰:‘何以緦也?’‘以为相与同室,则生緦之亲焉。’” 贾公彦 疏:“言同室者,直是舍同,未必安坐。” 汉 徐干 《中论·治学》:“述千载之上,若共一时;论殊俗之类,若与同室;度幽明之故,若见其情。” 钱锺书 《围城》六:“说着, 孙小姐 来了,说住在女生宿舍里,跟女生指导 范小姐 同室。”
(2).谓一家,一户人家。亦指一家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鬭者,救之,虽被髮缨冠而救之,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堪怜同室人相鬭,扁舟浪起魂相搆。”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参见“ 同室操戈 ”。
(3).谓夫妇同居。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二:“生有同室好,死成併棺民。” 唐 白居易 《赠内》诗:“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明 何景明 《结肠赋》:“虽中道殂先逝兮,穀焉既以同室。”
(4).称有室之人再娶的妻。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妻》:“ 闽 俗,家已有室而再娶妻,谓之同室。” ——《漢語大詞典》
(2).谓一家,一户人家。亦指一家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鬭者,救之,虽被髮缨冠而救之,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堪怜同室人相鬭,扁舟浪起魂相搆。”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参见“ 同室操戈 ”。
(3).谓夫妇同居。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二:“生有同室好,死成併棺民。” 唐 白居易 《赠内》诗:“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明 何景明 《结肠赋》:“虽中道殂先逝兮,穀焉既以同室。”
(4).称有室之人再娶的妻。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妻》:“ 闽 俗,家已有室而再娶妻,谓之同室。” ——《漢語大詞典》
葆 bǎo《國語辭典》
葆 [ bǎo ]
名- 丛生的草。《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剌王刘旦传》:「当此之时,头如蓬葆。」唐·颜师古·注:「草丛生曰:『葆』。」
- 鼓上的装饰物。《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
- 通「堡」。《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
- 姓。如明代有葆光先。
- 隐藏、掩蔽。《管子·水地》:「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
- 守。《墨子·非攻》:「济三江五湖,而葆之会稽。」通「保」。
- 保持。通「保」。参见「葆真 」条。
天和 tiān hé
(1).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庄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 成玄英 疏:“汝形容端雅,勿为邪僻,视听纯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归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训》:“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唐 孟郊 《蜘蛛讽》诗:“万类皆有性,各各禀天和。”《红楼梦》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亦大伤天和之事。”
(2).谓人体之元气。《文子·下德》:“目悦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精灵困於烦扰,荣卫消於役用。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诗:“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封神演义》第一百回:“ 李靖 等慰之曰:‘陛下当善保天和,则臣等不胜庆幸。’” 清 顾炎武 《寄子严》诗:“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
(3).天气和暖。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诗之二:“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漢語大詞典》
(2).谓人体之元气。《文子·下德》:“目悦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精灵困於烦扰,荣卫消於役用。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宋 苏轼 《和寄天选长官》诗:“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封神演义》第一百回:“ 李靖 等慰之曰:‘陛下当善保天和,则臣等不胜庆幸。’” 清 顾炎武 《寄子严》诗:“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
(3).天气和暖。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诗之二:“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