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麾开炮烙烟,桓圭朱芾侯青社。
停君汉水浮鸭之翠杓,听我峄山栖鸾之绿桐。男儿拂衣出门去,龙泉三尺光如虹。
君不见磻溪鹤发钓鱼者,偶掷渔竿来牧野。白旄麾开炮烙烟,桓圭朱芾侯青社。
又不见南阳卧龙人不识,一朝佐汉坐很石。羽扇轻摇蛇鸟惊,火精焰焰天西极。
旗亭四月柳如蓝,紫骝嘶风黄金骖。岂无叩牛歌,亦有扪虱谈。
天生巉岩崒嵂骨,蒿莱槁死谁能甘。我欲登泰山,扶筇款天关。
东溟若木如可攀,手弄日月青云间。我欲渡黄河,赤脚凌秋波。
水仙楼阁银嵯峨,径叱海若笞蛟鼍。停君翠杓,听我绿桐。
真人开天,六合同风。驺虞凤凰,飞舞镐宫。有线五色,献于重瞳。
补舜衣裳,山龙华虫。虎豹九关兮不可以达,吾则脱冠归来兮丹丘之青峰。
长揖二三子,目送西征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白旄 bái máo
(1).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史记·卫康叔世家》:“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臺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鉞,兵符将印,请 绍 登坛。”
(2).喻出师征伐。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白旄黄鉞定两 京 ,擒 充 戮 竇 四海清。” 明 无名氏 《智降秦叔宝》第一折:“某乃 李世民 是也,本贯 河 东 太原 人氏,父乃 唐公 李渊 。自因 隋 朝乱政,天下纵横,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鉞,平定两京。” ——《漢語大詞典》
(2).喻出师征伐。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白旄黄鉞定两 京 ,擒 充 戮 竇 四海清。” 明 无名氏 《智降秦叔宝》第一折:“某乃 李世民 是也,本贯 河 东 太原 人氏,父乃 唐公 李渊 。自因 隋 朝乱政,天下纵横,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鉞,平定两京。” ——《漢語大詞典》
麾 huī《國語辭典》
麾 [ huī ]
名- 用来指挥的旗帜。《周礼·春官·巾车》:「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南史·卷六·梁武帝纪上》:「望麾而进,听鼓而动。」
- 指挥。《书经·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三国演义·第一回》:「左右两军齐出,玄德麾军回身复杀。」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炮烙(砲烙)páo luò
亦作“ 炮格 ”。
(1).相传是 殷纣王 所用的一种酷刑。《荀子·议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 紂 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裴駰 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堕炭中。 妲己 笑,名曰炮格之刑。”《隋书·刑法志》:“若 紂 能遵 成汤 ,不造炮格,设刑兼礼,守位依仁,则 西伯 敛轡,化为田叟。”
(2).指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盗破扉,执 大商 及妇,炮烙之。” 鲁迅 《彷徨·祝福》:“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3).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宋 苏辙 《历代论·孙仲谋》:“ 吴 越 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
(4).古代烤肉用的铜格。《韩非子·喻老》:“ 紂 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 俞樾 《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殷纣王 所造刑具。铜柱上涂油脂,下烧炭火,令人行柱上,堕炭火而死。后亦泛指酷刑。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张继庚小传》:“於是贼悮杀其党百数十人, 炳垣 卒以砲烙死。” ——《漢語大詞典》
(1).相传是 殷纣王 所用的一种酷刑。《荀子·议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 紂 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裴駰 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堕炭中。 妲己 笑,名曰炮格之刑。”《隋书·刑法志》:“若 紂 能遵 成汤 ,不造炮格,设刑兼礼,守位依仁,则 西伯 敛轡,化为田叟。”
(2).指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盗破扉,执 大商 及妇,炮烙之。” 鲁迅 《彷徨·祝福》:“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3).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宋 苏辙 《历代论·孙仲谋》:“ 吴 越 之民陷于炮烙之地,国随以亡。”
(4).古代烤肉用的铜格。《韩非子·喻老》:“ 紂 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 俞樾 《诸子平议·韩非子》:“盖为铜格,布火其下,欲食者於肉圃取肉,置格上炮而食之也。”
殷纣王 所造刑具。铜柱上涂油脂,下烧炭火,令人行柱上,堕炭火而死。后亦泛指酷刑。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张继庚小传》:“於是贼悮杀其党百数十人, 炳垣 卒以砲烙死。” ——《漢語大詞典》
烟 ( 煙 ) yān《國語辭典》
- 「煙 」的異體字。
桓圭 huán guī
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周礼·春官·大宗伯》:“公执桓圭。” 郑玄 注:“桓圭,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余在 扬州 汪鲁佩 家,见桓圭,长七寸,葵首垂繰,质粹沁红,真三代物也。”参见“ 六瑞 ”。 ——《漢語大詞典》
朱芾 zhū fú
红色蔽膝。古代礼服上的一种装饰物,缝于长衣之前。《诗·小雅·斯干》:“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 笺:“芾者,天子纯朱,诸侯黄朱。室家,一家之内, 宣王 所生之子,或其为诸侯,或其为天子,皆将佩朱芾煌煌然。” 明 陆采 《怀香记·奉诏班师》:“彤庭纳礼诚丕赫,宜家庆朱芾。” ——《漢語大詞典》
侯 hóu/hòu《國語辭典》
侯 [ hóu ]
名- 中国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公羊传·隐公五年》:「其余大国称侯。」《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 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士大夫间彼此的尊称。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唐·李颀〈送陈章甫〉诗:「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 箭靶。《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宋·朱熹·注:「侯,张布而射之者也。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宾射则张布而设正。」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侯嬴。
- 美好。《诗经·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郑玄笺引韩诗云:「侯,美也。」
- 何。表示疑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君乎!君乎!侯不迈哉!」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侯,何也。言君何不行封禅之事也。」
- 发语词。相当于「惟」、「维」、「伊」。《诗经·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汉书·卷一○○·叙传上》:「侯屮木之区别兮,苟能实而必荣。」唐·颜师古·注:「侯,发语辞也。」
青社 qīng shè
(1).祀东方土神处。借指东方之地。《史记·三王世家》:“维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史大夫 汤 庙立子 閎 为 齐王 。曰:於戏,小子 閎 ,受兹青社!” 司马贞 索隐:“ 蔡邕 《独断》云:‘皇子封为王,受天子太社之土,若封东方诸侯,则割青土,藉以白茅,授之以立社,谓之茅土。’ 齐 在东方,故云青社。” 晋 潘岳 《扬荆州诔》:“君以兼资,参戎作弼,用锡土宇,膺兹显秩。青社白茅,亦朱其紱。” 李善 注引《尚书纬》:“天子社,东方青。” 清 章静宜 《汴梁行》:“子孙奕祀承青社,议亲常得君王赦。”
(2).借指 青州 。辖境在今 山东 北部一带,为 齐 故地。 宋 梅尧臣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诗:“ 富公 镇 青社 ,有来咸鞠育。”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 富彦国 在 青社 , 河北 大饥,民争归之。” 元 袁桷 《韩威敏公家传》:“ 山东 连岁大扰,入于 汴 ,復归 临朐 ,又復还 青社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 青州 。辖境在今 山东 北部一带,为 齐 故地。 宋 梅尧臣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诗:“ 富公 镇 青社 ,有来咸鞠育。”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 富彦国 在 青社 , 河北 大饥,民争归之。” 元 袁桷 《韩威敏公家传》:“ 山东 连岁大扰,入于 汴 ,復归 临朐 ,又復还 青社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