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阴阳时序,日纬躔轨。

蔡襄宋代〕《亲祀南郊诗

天畀元统,赤运开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饵系戎胡,包束戈矢。
丕显灵德,光被万里。
民寿而康,恩及萧苇。
恭惟皇帝,继文之始。
兢兢日慎,夙夜勤只。
哀怜困穷,有如在已。
惟刑是卹,弗繇怒喜。
躬服俭约,黜弃浮侈。
罔有逸欲,日惟三纪。
大中则经,兴亡则史。
阴阳时序,日纬躔轨。
乐律本原,礼法根柢。
兵韬术数,万微精旨。
该通变贯,咸烛厥理。
岁舍壬午,盗发南鄙。
帝曰汝青,治办行李。
毋大诛割,定患则已。
猎猎灵旗,启道径指。
凶渠踣仆,俘徒授耳。
岭服既平,勋赏周被。
封殁录孥,门房晔暐。
粤兹明年,农家丰美。
廛庐积腐,庾漕储峙。
帝咨相臣,匪台德尔。
穹昊眷赍,祖考佑俾。
何施不报,将祀郊畴。
号令四下,若建瓴水。
荒服述职,奔走输委。
仲冬丙寅,斋寝以俟。
先时霾晦,飚籁号起。
真意益庄,降鉴伊迩。
夜漏适中,星露云靡。
大辂既驭,清阳出晷。
休光无垠,令容有伟。
爰翊殊庭,奠享仙机。
高灵委蛇,元气旭卉。
阴施自远,大功续似。
拥格纯禧,益厚丕址。
入宿庙下,月魄初朏。
龙章采藻,瓒爵擎跪。
拜于祢宫,慈颜仅咫。
至诚馨香,甘荐滫随。
哀念劬劳,譬瞻岵屺。
濯泪沾珪,将逡复止。
京都之南,崇丘迤逦。
飞螭蹑尘,法乘徐柅。
地环帟幄,霄揭隅雉。
警角飘萧,彀骑连累。
言降言陟,实惟告已。
烛错宵明,坛圪空紫。
交佩陆离,庶旄飒纚。
乐变神格,列周甲癸。
三后咸在,上苍临视。
皇皇富媪,从执笾簋。
七精闪忽,五镇瑰玮。
星官下翔,涛祗腾跱。
等级卑高,食饮嘘哆。
欣歆告言,奏福来底。
更御步辇,夹途军垒。
钲鼓惊轰,跳呼牛鬼。
异域穷陬,黄发稚齿。
动荡成波,欢喧成市。
端闱停午,玉色尚扆。
赦泽春行,幽加蛰蚁。
废滞振拔,垢瑕刷洗。
宽贷赋取,削减逋诡。
皇帝慈孝,下民胥擬。
皇帝恩仁,四国倾倚。
皇帝曰咨,群公卿士。
舜隆联夔,商圯朋噽。
孰忠予是,孰谗予匪。
入官多门,孰予窒弭。
蓄兵过制,孰予究揣。
百姓窘穷,其患孰驰。
外夷狃骄,其强孰箠。
驱人以法,曾莫如耻。
化民成俗,曾莫发礼。
百官敕业,相予表里。
登任俊良,划斥奸宄。
天锡帝年,万有亿秭。
天锡圣嗣,诜诜众子。
乾刚不息,章明度揆。
无疆惟民,惟帝其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阴阳时序

阴阳(陰陽)yīn yáng
(1).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叶适 《醉乐亭记》:“ 永嘉 多大山,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輒自为拱揖,高不孤耸,下亦凝止,阴阳附从,向背以情。”
(2).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 张守节 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旱、丧也。”
(3).古代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易·繫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阴阳不和,五穀踊贵。”《红楼梦》第三一回:“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
(4).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 孔颖达 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於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孙希旦 集解:“乐由天作,故属乎阳;礼由地制,故属乎阴,阴阳和则万物得,礼乐和则万事顺。” 唐玄宗 《春晚宴两相学士探得风字》:“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宋 范成大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黑漫漫云起阴阳混,乱纷纷魃走魍魎遁。”
(5).日月。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宋 苏辙 《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髮谁教老不回?”
(6).昼夜。《礼记·祭义》:“日出於东,月生於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廵。” 孔颖达 疏:“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国语·周语上》:“阴阳分布,震雷出滞。” 韦昭 注:“阴阳分布,日夜同也。滞,蛰虫也。明堂《月令》曰:‘日夜分,雷乃发声。’” 汉 扬雄 《太玄·攡》:“一昼一夜,阴阳分索。夜道极阴,昼道极阳。”
(7).寒暑。《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儷偕。” 王逸 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 唐 柳宗元 《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8).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李善 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9).雷电与雨雪。《穀梁传·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庚辰,大雨雪,志疏数也。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也。” 范宁 注:“ 刘向 云: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以出见,则雪不当復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阴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闭阴,阴气纵逸而将为害也。”
(10).君臣。《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王逸 注:“阴,臣也。阳,君也。” 洪兴祖 补注:“阴阳易位,言君弱而臣强也。”
(11).夫妇。《礼记·郊特牲》:“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 孔颖达 疏:“‘鬼神阴阳也’者,阴阳谓夫妇也。著祭服而齐戒亲迎,是敬此夫妇之道如事鬼神,故云‘鬼神阴阳也’。”
(12).男女。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 伏羲氏 定天地,分阴阳。’” 明 归有光 《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 明 程羽文 《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繾綣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
(13).指男女之生殖器。《明律·斗殴》:“若断人舌及毁败人阴阳者并杖一百,流三千里,仍将犯人财产一半断付被伤篤疾之人养赡。”
(14).律吕。《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按阳为律,阴为吕。 汉 贾谊 《新书·六术》:“声音之道以六为首,以阴阳之节为度……是以声音之器十二钟,钟当一月,其六钟阴声,六钟阳声。”
(15).奇偶。 汉 班固 《白虎通·嫁娶》:“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
(16).动静。《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考其阴阳,以观其诚。” 卢辩 注:“阴主静,阳主动,考其阴阳者,察其动静也。”
(17).开合。《后汉书·班固传上》:“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李贤 注:“《前书》曰,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合谓之阴,开谓之阳。《易》曰:‘闔户谓之坤,闢户谓之乾。’”
(18).依违向背。《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郑 阴阳 晋 楚 之间,其心不定,非一日矣。”《明史·忠义传五·鲁世仁》:“ 洛阳 则 际遇 , 汝寧 则 沈万登 , 南阳 则 刘洪起 兄弟,各拥众数万,而诸小寨悉归之。或附贼,或受朝命,阴阳观望。”
(19).人间和阴间。 唐 唐晅 妻 张氏 《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 晋昌 唐晅 ,娶姑女 张氏 ,颇有令德。 开元 十八年, 晅 入 洛 ,妻卒於 衞南庄 。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 张氏 前来…… 晅 以诗赠 张氏 ,氏亦裂带题诗以答。”
20.死生,生杀。《楚辞·九歌·大司命》:“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阴主杀,阳主生。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21.古代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 唐 韩愈 《襄阳卢丞墓志铭》:“阴阳星厤,近世儒莫学。”
22.指负责研究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学问的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景午,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碁诸待詔三十二人。”23.指星相、占卜、相宅、相墓的方术。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一:“ 二诸葛 原来叫 刘修德 ,当年作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24.指擅长星相、占卜、相宅、相墓方术的人。《西游记》第二三回:“却只是仓卒间,不曾请得个阴阳,拜堂撒帐。”《儒林外史》第四回:“次日,请将阴阳 徐先生 来写了七单。” 康濯 《春种秋收·三面宝镜》:“﹝ 王老殿 ﹞早年间当过看地脉说风水的阴阳先生,人们也管他叫‘阴阳’。”25.指男女交合。《太平御览》卷三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譙郡 胡馥之 ,娶妇 李氏 ,十餘年无子,而妇卒。哭慟,云:‘竟无遗体,遂丧,此酷何深!’妇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后见就,依平生时阴阳,当为君生一男。’语毕还卧。”  ——《漢語大詞典》
时序(時序)shí xù
(1).时间的先后;季节的次序。《史记·苏秦列传论》:“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 李善 注:“《庄子》曰: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宋 梅尧臣 《冬雷》诗:“天公岂欺物,若此汩时序。”
(2).节候;时节。 唐 李益 《合源溪期张计不至》诗:“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二折:“这些时慵怠粧梳,正遇着务农忙养蚕时序。” 曹靖华 《飞花集·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春夏秋冬,时序更迭。”
(3).时间;光阴。《北史·赵文表传》:“后自发彼蕃,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 唐 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悵望城闕遥,幽居时序永。” 宋 苏舜钦 《晚泊龟山》诗:“每伤道路销时序,但屈心情入酒盃。”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这单纯的或者复杂的感情如不加以时序的延长,那是不能发生出诗的表现的。”
(4).犹时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故知文学染乎世情,兴废繫乎时序。”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贤臣良将保鑾舆,正遇着得收成太平时序。” 明 王文昌 《南绣停针·夏景》套曲:“良辰美景天付与,正四海太平时序。”
(5).犹承序,承顺。言有条理。《史记·五帝本纪》:“ 舜 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敬揆百事,莫不时序。”《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今四方无事,百揆时序,制书职分,宜归中书舍人。”参见“ 时叙 ”。  ——《漢語大詞典》
日 rì《國語辭典》

日 [ rì ]

  1. 太阳。汉·王充《论衡·感虚》:「日之行也,行天星度。」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八:「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2. 白天。与「夜」相对。《诗经·唐风·葛生》:「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 每天。《易经·大畜卦·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5. 特定的一日。如:「国庆日」、「生日」。《书经·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6. 季节。如:「春日」、「冬日」。
  7. 光阴。《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8.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日有二十四小时。如:「家无三日粮」。
  9. 从前、往昔。《左传·文公七年》:「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国语·晋语四》:「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
  10. 日本的简称。如:「中日条约」、「中、美、英、日、法」。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日 [ mì ]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金日䃅。
纬 ( 緯 ) wěi
纬 [ wěi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与“”相对:~线。~纱。经~。
  2. 地理学上指在地面上的与赤道平行的线:~度。
  3. 东西的横路:~陌。
  4. 行星的古称:~星。
  5. 书名:古七~(指中国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书)。
  6. 编织:~萧(用蒿草编成帘子)。
躔 chán《國語辭典》

躔 [ chán ]

  1. 践踏。《说文解字·足部》:「躔,践也。」
  2. 日月星辰在其轨道上运行。《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日月初躔,星之纪也。」唐·高宗〈颁行麟德历诏〉:「日次月躔,宁循旧度。」
  1. 兽类的足迹。《尔雅·释兽》:「其迹躔。」晋·郭璞·注:「脚所践处。」
  2. 日月星辰所行经的度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崇宁中,长星出。推步躔度长七十二万里。」
轨 ( 軌 ) guǐ
轨 [ guǐ ]
  1.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
  2.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
  3. 应遵循的规则:~度()(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