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名-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 生機。如:「妙手回春」。
-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游女(遊女)yóu nǚ
(1).出游的女子。《诗·周南·汉广》:“ 汉 有游女,不可求思。” 郑玄 笺:“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一说为 汉水 女神。见 刘向 《列女传》及《文选·嵇康〈琴赋〉》 李善 注引 薛君 说。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2).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 桀 之国。”
(3). 汉水 女神。 汉 张衡 《南都赋》:“ 耕父 扬光於 清泠之渊 , 游女 弄珠於 汉皐 之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舞鸑鷟於庭阶, 游女 飘焉而来萃。” 李善 注引《列女传》:“ 游女 , 汉水 神。” 清 姚鼐 《咏古》:“客行 汉江 渚,思见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萧史 善吹箫,教 弄玉 作凤鸣。一夕吹箫引凤, 弄玉 遂随夫升天仙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张仲举置酒云峰台望月》诗之一:“ 謫仙 被酒骑鲸去, 游女 吹簫学凤鸣。”
(1).出游的妇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 元 马臻 《春归曲》:“翠鸦游女卷香归,一夜花神老风雨。” 清 魏源 《扬州病起春郊偶泛》诗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红桥白塔作中秋。”
(2).指妓女。 明 陈继儒 《〈楚江情〉序》:“自《西楼记》出,海内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驛之间,往往抄写传诵。” 苏曼殊 《碎簪记》:“自由之女、爱国之士,曾游女、市侩之不若。” ——《漢語大詞典》
(2).无业妇女。《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 桀 之国。”
(3). 汉水 女神。 汉 张衡 《南都赋》:“ 耕父 扬光於 清泠之渊 , 游女 弄珠於 汉皐 之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舞鸑鷟於庭阶, 游女 飘焉而来萃。” 李善 注引《列女传》:“ 游女 , 汉水 神。” 清 姚鼐 《咏古》:“客行 汉江 渚,思见 游女 神。”
(4).指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其夫 萧史 善吹箫,教 弄玉 作凤鸣。一夕吹箫引凤, 弄玉 遂随夫升天仙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元 李孝光 《八月十八日送张仲举置酒云峰台望月》诗之一:“ 謫仙 被酒骑鲸去, 游女 吹簫学凤鸣。”
(1).出游的妇女。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想游女于 峴 北,愁帝子于 湘 南。” 元 马臻 《春归曲》:“翠鸦游女卷香归,一夜花神老风雨。” 清 魏源 《扬州病起春郊偶泛》诗之二:“游女那知陵谷感,红桥白塔作中秋。”
(2).指妓女。 明 陈继儒 《〈楚江情〉序》:“自《西楼记》出,海内达官文士、冶儿游女以至京都戚里、旗亭邮驛之间,往往抄写传诵。” 苏曼殊 《碎簪记》:“自由之女、爱国之士,曾游女、市侩之不若。” ——《漢語大詞典》
湖上
唐 戴叔伦 麓山寺会送尹秀才 湖上逢君亦不闲,暂将离别到深山。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
唐 刘禹锡 和重题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
唐 皎然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城中归路远,湖上碧山重。
唐 护国 题王班水亭 湖上见秋色,旷然如尔怀。 ——《骈字类编》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并楫湖上游,连樯月中泊。
唐 刘禹锡 和重题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
唐 皎然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城中归路远,湖上碧山重。
唐 护国 题王班水亭 湖上见秋色,旷然如尔怀。 ——《骈字类编》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举首(舉首)jǔ shǒu
(1).抬头。《管子·形势解》:“ 殷 民举首而望 文王 ,愿为 文王 臣。” 宋 苏轼 《登云龙山》诗:“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明 袁宏道 《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诗:“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
(2).被荐举者中居首位的;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 汉 兴八十餘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 弘 为举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 鼂错 对策,蔚为举首。”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其词奥衍,有 汉 唐 之遗风,进御一读,遂为举首。” 明 张居正 《答藩伯吴小江书》:“公以卓行清望,为天下举首。”
(3).检举,告发。《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拘死活,有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疋;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首,首人给赏如数。” 清 林则徐 《速戒鸦片告示稿》:“惟有挨查牌甲,责令举首。”
(4).首领。《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 遵道 知不能行其策,乃弃去,适 潁州 ,为红军(指红巾军)举首。” ——《漢語大詞典》
(2).被荐举者中居首位的;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 汉 兴八十餘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 弘 为举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 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 鼂错 对策,蔚为举首。”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其词奥衍,有 汉 唐 之遗风,进御一读,遂为举首。” 明 张居正 《答藩伯吴小江书》:“公以卓行清望,为天下举首。”
(3).检举,告发。《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拘死活,有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疋;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首,首人给赏如数。” 清 林则徐 《速戒鸦片告示稿》:“惟有挨查牌甲,责令举首。”
(4).首领。《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五年》:“ 遵道 知不能行其策,乃弃去,适 潁州 ,为红军(指红巾军)举首。” ——《漢語大詞典》
惟 wéi《國語辭典》
惟 [ wéi ]
动- 思考、思量。《说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 是、为。《书经·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 有。《礼记·缁衣》:「自周有终,相亦惟终。」《文选·张衡·东京赋》:「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 仅、独、只有。《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 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体仍然虚弱无力。」
- 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书·卷一一五·郝处俊传》:「处俊言可从,惟陛下不疑。」
- 发语词,无义。《书经·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无田,则亦不祭。」通「唯」、「维」。
- 用于句中,无义。《书经·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 虽然、即使。《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 与、和。《书经·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
- 则。《书经·吕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 以、因为。《书经·盘庚中》:「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名-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钗 ( 釵 ) chāi
钗 [ chāi ]
-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玉~。裙~(旧指妇女。亦称“钗裙”)。荆~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插 chā《國語辭典》
插 [ chā ]
動- 刺入、扎入。如:「一根針插進我的手掌了。」
- 栽種。宋·陸游〈時雨〉詩:「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 放進、擺入。如:「插花」、「筆插入筆筒」。
- 參入其間。宋·陳造〈再次韻答許節推〉詩:「宦途要處難插手,詩社叢中常引頭。」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名-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 剧烈的。如:「重病」。
-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尊敬。如:「尊重」、「敬重」。
- 偏好。如:「重色轻友」。
-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名-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