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封灵寿杖,天殒少微星。

张衡两汉〕《挽陈东湖先生

清沟名父子,浊世福人家。
二妙手谁抗,一翁颠未华。
天方章猿鹤,岁忽值龙蛇。
公死可无憾,吾生未有涯。
乱世没吾宁,何须满百龄。
云封灵寿杖,天殒少微星。
长夜泉台黑,幽林鬼火青。
西风吹木叶,无语慰飘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云封灵寿杖少微

云封(云封)
王仲敷南都赋云封雾锁  ——《韵府拾遗 冬韵》
灵寿杖(靈壽杖)líng shòu zhàng
用灵寿木做的手杖。《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 颜师古 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 唐 姚合 《竹里径》诗:“纱巾灵寿杖,行乐復相知。”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灵寿杖》:“灵寿杖出西域,自 黄河 随流而出,不知为何木?其轻如竹,而性极坚韧。” 明 李东阳 有《灵寿杖歌》。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1.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3.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4.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5.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6.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7.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8.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9.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10.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1.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2.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3.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1.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殒 ( 殞 ) yǔn
殒 [ yǔn ]
  1. 死:~命。~殁。~身。~阵。
  2. 古同“”,坠落。
少微 shǎo wēi
(1).微贱。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
(2).稍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农妇》:“腹少微痛,想孽障欲离身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应酬已毕,少微歇息,吃些东西。”  ——《漢語大詞典》
星 xīng《國語辭典》

星 [ xīng ]

  1. 宇宙中会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哈雷彗星」、「月明星稀」。唐·杜甫〈旅夜书怀〉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2. 比喻细碎或发亮的东西。如:「油星水点」、「眼冒金星」。唐·孟郊〈寒溪〉诗九首之四:「篙工磓玉星,一路随迸萤。」
  3. 比喻为人所崇拜、注目,或是某事的主要人物。如:「歌星」、「明星」、「影视红星」、「救星」、「寿星」。
  4. 镶在秤杆上,用以标志斤、两、钱的小点。如:「秤星」。唐·贾岛〈赠牛山人〉诗:「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
  5. 姓。如春秋时有星子韦。
  1. 细微、细小。如:「零星」、「星火燎原」。唐·卢照邻〈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诗:「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2. 色白如星。南朝齐·谢朓〈咏风诗〉:「时拂孤鸾镜,星鬓视参差。」
  1. 量多且四处散布。如:「星罗棋布」。《文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2. 如流星般疾速。《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晋·潘岳〈世祖武帝皇帝诔〉:「羽檄星驰,钲鼓日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