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西风连鄂渚,乱山高浪隐湓城。
沈周〔明代〕《楚江秋晓卷三首 其三》
梦回江上算秋程,水影迢迢积渐明。落木西风连鄂渚,乱山高浪隐湓城。
钟边野寺经僧起,霜里孤帆估客行。往事独悲前席误,不从贾谊问苍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落木 luò mù
落叶。 唐 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鋭进百餘步,困惫,又皆落木梗路,遂迴。” 清 顾炎武 《广昌道中》诗之二:“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漢語大詞典》
西风(西風)xī fēng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 李白 《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 扬子 。” 清 陈维嵩 《百字令·送周求卓之任荥阳》词:“西风夕照,老鸦啼上枯树。”
(2).喻一种势力或倾向。今多比喻没落腐朽的势力。《红楼梦》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贺敬之 《伟大的祖国》诗:“看牛鬼蛇神,正节节溃败,东风浩荡西风衰。” ——《漢語大詞典》
(2).喻一种势力或倾向。今多比喻没落腐朽的势力。《红楼梦》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贺敬之 《伟大的祖国》诗:“看牛鬼蛇神,正节节溃败,东风浩荡西风衰。” ——《漢語大詞典》
连 ( 連 ) lián
连 [ lián ]
-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烽火~天。~篇累(lěi )牍。
- 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 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 联合:外~东吴。
-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长。
- 姓。
-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 同“链”,铅矿。
鄂渚 è zhǔ
相传在今 湖北 武昌 黄鹤山 上游三百步 长江 中。 隋 置 鄂州 ,即因渚得名。世称 鄂州 为 鄂渚 。《楚辞·九章·涉江》:“乘 鄂渚 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 王逸 注:“ 鄂渚 ,地名。” 洪兴祖 补注:“ 楚子 熊渠 ,封中子 红 於 鄂 。 鄂州 , 武昌县 地是也。 隋 以 鄂渚 为名。”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 鄂渚 分云树, 衡山 引舳艫。” 明 刘基 《满庭芳》词:“衾寒 鄂渚 ,佩冷 瀟湘 。”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余服官 鄂渚 ,适 英 美 水师提督乘兵舰来謁。” ——《漢語大詞典》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 没有秩序:~套。紊~。凌~。
-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 混淆:~伦。败常~俗。
- 任意随便:~吃。~跑。
-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 横渡:~流。
- 治理:~臣。
-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名-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 姓。如晋代有山涛。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高浪(高浪)
南北朝 徐陵 咏日华诗 时从高浪歇,乍逐细波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骈字类编》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骈字类编》
隐 ( 隱 ) yǐn/yìn
隐 [ yǐn ]
-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
- 伤痛:~恻。
- 怜悯:恻~之心。
- ◎ 倚,靠:~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湓城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唐 元稹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唐 白居易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唐 李群玉 桑落洲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骈字类编》
唐 元稹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唐 白居易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唐 李群玉 桑落洲 颓云晦庐岳,微鼓辨湓城。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