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噫嘻,龙马浮河而羲画成,神龟出洛而禹畴遂。

王佐(汝学)明代〕《南溟奇甸歌

南溟奇甸褒封到,天语便代天地造。天地造物犹因材,南北不能齐杏梅。

帝造一统涵春台,春台玉烛照九垓。甸服荒服同胚胎,南溟万里微汉台。

七叶失宠缓五百,八十年代边维颓。后汉南朝遵祖,包荒姑勿推。

隋唐一统,然犹因循旧染,视以四远待柔徕。宋设科目网人才,五星聚奎应光彩,文明之祥期千载。

士有白袍倡文运而肇破天荒,有黄榜推少年而歆羡时辈。

八榜蝉联,连裾接佩。自大观极科目之盛,至德祐厄阳九之悔。

无何道穷天水归,海南运去物亦改。地莽翳天涯,朔风悲海外。

白日苍海岛,化作黄尘寨,九十三年迷世界。皇天震怒,眷命下土。

涤荡华夷氛,千古荒莽腥臊埃。圣祖奉天,焕发丝纶,褒封南溟奇甸天上来。

比内邦畿甸服,万年民物奠居。落土著根荄,南溟为甸天地开,天荒地莽豁恢恢。

海静波涛,千里白雪平皑皑。山增气色,一天青秀高崔嵬。

光天之下,重光协日,南陲陆海隅,幽景光照回。望祭山川岳渎,骏奔相追推。

溟甸有阶侯焚柴,溟甸有阶荷焚柴。皇天后土,混合山海元气回。

钟灵毓秀生英才,后先衮衮登公台,位居九棘面三槐。

群才属休明,奉承盈运纷徘徊。玉烛馀光照草莱,遗民遗黎荷栽培。

南溟为甸方,恰才未及十纪。而人物增品之盛,遽与隆古相追陪。

衣冠礼乐之美,遽与中州相追陪。诗书弦诵之兴,遽与邹鲁相追陪。

财成之道,天地不能财。帝造独代天安排,抚育南北同婴孩。

民胞物与分形骸,是盖分殊而理一恒该。含生并育,各得其所安其分,一一孰非帝造恩播筛。

海不扬波百神谐,巨灵效顺驱风协平荡海岛,禹迹不到蛟龙堆。

又驱黑海跋浪翻溟吞舟,巨鳅群归尾闾清海灾。

鼋鼍龙鱼鳖,海错万状不可枚,源源来游来臻南溟殖货财。

岂直玳瑁可翊冠冕之华美,而砗磲独与七宝争奇瑰。

此皆圣造,既已赞育两间,同于天地覆载。夫天地分形,海岳奠位。

南溟奇甸,圣人先同轨。蓦地太古荒服,丕变侯邦而虚丽武卫。

人文物华钟奇此萃,此岂人为而能然哉。所谓圣人先天而天弗违,此其类也。

以人文言,汉唐以前世远不赘,赵宋奉天造草昧。

内地诸州,咸相胥于乱而不治之区。而以华为夷,皆相率于暗而不明之域,而视昼为晦。

是故海南人文,为国守死,抗节无愧。始焉祥兴勤王,而吾人独倡先锋之孤危。

终焉厓山运移,而吾众复守后凋之寒岁。茕茕吊影于胡天,而伤百年之无君。

乾乾待命于中土,而俟千载之嘉会。古有守礼义之国,此其古之流风遗爱。

洪武开天,诏恤下慰。首言海南习礼义之教,有华夏之风砺世,天章光昭五纬瑞。

是盖先天圣人将欲降生,而天不违之,人民以先钟奇此萃矣。

以物华言,山海物产,千状万态。难置百喙,姑举长流,以通异派。

是故物华所先,则田美两熟,而有三熟之加。蚕禁原蚕,而有八蚕之倍。

珍珠麦利济军师,桄榔面应济饥馁。天南星药品耳,既同薯蓣济饥,而亦与中秋节物。

鸭脚粟草部耳,既均谷菽赒给,而恒充四季家醅。

花之穗知年有秋,草之叶知风有飓。蜜株酒树之硕果,不假人为而自出天然。

凤卵龙乳之佳实,不用酋盐而能令人醉。既有三超园品之奇,复同一守甸土之贵。

邻封仅逾百里,限天堑而根不敢移。寰宇虽购千金,守天定而节不敢贷。

盖曾受戒真宰于千载之前,而预为南溟奇甸万年之待。

又若陇山之莺,岭南所无也,而甸域有之,是谁使之有哉,盖为奇甸表章稀世之瑞。

通国之虎,岭南所有也,而甸域无之,是谁使之无哉,亦为奇甸禁绝万年之害。

馀若鸡有灵,放啼三声而占否泰。雀有长,就观五色而别章采。

是皆甸山钟奇吐秀,而自然发露之英华,靡物物刻雕而调习采绘。

古有嘉禾异蓂灵物之属,此其古之遗迹。大概维岳降神,岂惟生贤,亦必有逾古嘉精灵应,出为治世光贵。

况今先天圣人嗜欲将至,而天不违之,物华亦皆钟奇此萃矣。

人文物华,钟奇此萃。一触圣心之天机,而天光宇泰,自然鸣天籁。

隐尔天声,形于金石玉音之宣,遂为南溟人物,万世永赖。

噫嘻,龙马浮河而羲画成,神龟出洛而禹畴遂。南溟献奇,而圣祖皇帝玉音克配。

先圣后圣,本同一揆。仰观古今,南溟一地。治乱安危,何曾择代。

隋唐两开幕府,徒费罢郡食邑,未闻进德而嘉会。

圣神一褒疆域,不止进德嘉会。而置荒服于邦畿侯甸之安,纳民于安富尊荣之内。

圣恩罩被疆域,有如是哉。鼎湖龙去天巍巍,元元蠢蠢,惟亿万世思荣哀,圣子神孙执鬯杯。

吾甸吾人,为犬为马,世报恩德南溟隈。南溟奇甸,永抱玉音,穷极宇宙,而历万万飞劫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噫嘻龙马画成神龟

噫嘻 yī xī
(1).叹词。表示赞叹。《诗·周颂·噫嘻》:“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 郑玄 笺:“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一说犹噫歆,祝神之声。 马瑞辰 通释:“ 戴 氏 震 曰:‘噫嘻犹噫歆,祝神之声。’……‘噫嘻 成王 ’盖倒文,谓 成王 噫歆为声以祈呼上帝也。”参见“ 噫歆 ”。
(2).叹词。表示慨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曰:‘吾将使 秦王 烹醢 梁王 。’ 新垣衍 怏然不悦,曰:‘噫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奇兵有异於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 清 沈德潜 《游虞山记》:“噫嘻! 虞山 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  ——《漢語大詞典》
龙马(龍馬)lóng mǎ
(1).古代传说中龙头马身的神兽。《书·顾命》“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天下,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画八卦,谓之河图。”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粤在 伏羲 ,受龙马图於 河 ,八卦是也。” 明 李贽 《方竹图卷文》:“寧独是,龙马负图, 洛 龟呈瑞,仪於 舜 ,鸣於 文 ,获於 鲁叟 ,物之爱人,自古而然矣,而其谁能堪之。”
(2).《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因以“龙马”指骏马。 南朝 齐 谢朓 《送远曲》:“方衢控龙马,平路骋朱轮。” 南朝 梁简文帝 《洛阳道》诗:“金鞍照龙马,罗袂拂春桑。” 唐 李白 《白马篇》:“龙马花雪毛,金鞍 五陵 豪。” 清 范必英 《诸将》诗:“鵰旗铁阵参云黑,龙马 珠江 浴日红。”
(3).星宿名。即房宿。《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 汉 郑玄 注:“《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4).官名。 汉 时太仆之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漢語大詞典》
浮 fú《國語辭典》

浮 [ fú ]

  1.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如:「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2. 显现。如:「浮现」、「脸上浮著微笑。」
  3. 超过。如:「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1. 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2. 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3. 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4. 轻佻、不沉著。如:「轻浮」、「心浮气躁」。

浮 [ ​fóu ]

  1. (一)​之又音。
河 hé《國語辭典》

河 [ hé ]

  1. 水道的通称。如:「河流」、「运河」。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黄河的简称。如:「河套」。
  3. 成河川状的群体。如:「星河」、「银河」。
  4. 姓。如南北朝时有河祯。
而 ér《國語辭典》

而 [ ér ]

  1. 两颊上的毛。《说文解字·而部》:「而,须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诗经·大雅·桑柔》:「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左传·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2. 我。《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
  1.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壮而老」。
  2. 能、可以。《战国策·齐策六》:「齐多知而解此环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1. 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也。」
  2. 以。如:「从今而后」、「自此而下」。《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1. 才、始。表时间。《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2. 犹。《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1. 和、与。《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2. 并且。《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则、就。《易经·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
  4. 如、若。《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 因而、所以。《左传·成公八年》:「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汉·刘向《说苑·卷一九·修文》:「情动于中,而形于声。」
  6. 然而、但是、却。表转折之意。《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7. 尚且。《庄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之道乎?」《淮南子·人间》:「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1. 用于句末,相当于「兮」、「罢了」。《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2. 用于句首,相当于「岂」、「难道」。《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
  3. 用于形容词或副词的语尾,无义。《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何能择?」
羲 xī《國語辭典》

羲 [ xī ]

  1. 参见「伏羲氏 」条。
  2. 姓。如上古时代有羲仲。
画成(画成)
张何早秋望海上五色云赋群象纠纷疑绮罗之绣出五色明媚若丹青之画成  ——《骈字类编》
神龟(神龜)shén guī
(1).传说中称有灵异的龟。《庄子·秋水》:“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水龟》:“在水曰神龟……后世不分山泽水火之异,通以小者为神龟。”
(2).水龟的别称。中医用以制作龟甲入药。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1.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2.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3.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4.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5.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6.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7.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8.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9. 到。如:「出席」、「出场」。
  10.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1.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1.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洛 luò《國語辭典》

洛 [ luò ]

  1. 參見「洛水 」條。
  2. 大陸地區洛陽的簡稱。
  3. 姓。如明代有洛忠。
禹 yǔ《國語辭典》

禹 [ yǔ ]

  1. 传说中的一种虫。《说文解字·禸部》:「禹,虫也。」
  2. 人名。夏代开国之君。相传因治水有功,得舜让位,立国为夏。也称为「大禹」、「夏禹」。
  3. 姓。如金代有禹显。
畴 ( 疇 ) chóu
畴 [ chóu ]
  1. 田地:田~。平~。
  2. 类,同类的:范~。
  3. 同“俦”。
  4. 使相等:~其爵禄。
遂 suì《國語辭典》

遂 [ suì ]

  1. 称心、满足。如:「诸事不遂」。《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红楼梦·第四六回》:「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的。」
  2. 顺从、顺应。如:「半身不遂」。《国语·周语下》:「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
  3. 成功、成就。如:「杀人未遂」。唐·柳宗元〈瓶赋〉:「功成事遂,复于土泥。」《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4. 进、通达。《易经·大壮卦·上六》:「象曰:不能退,不能遂。」
  5. 荐举、进用。《书经·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礼记·月令》:「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
  6. 生长。《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
  7. 尽、止。《礼记·曲礼上》:「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 终究、竟然。《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2. 就、于是。《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而穆公用之并国三十,遂霸西戎。」
  1. 远郊、郊外。《书经·费誓》:「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礼记·王制》:「不变,移之遂,如初礼。」
  2. 小沟。《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儒林外史·第四○回》:「沟间有洫,洫间有遂。」
  3. 古代射箭的人所穿的臂衣。《仪礼·大射礼》:「袒决遂,执弓右,挟之出。」

遂 [ ​suí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