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携袅袅、吹箫楼上侣。

陈维崧清代〕《穆护砂 题苕中沈凤于孝廉被园偕隐图

吮黛调铅素。偃霜毫、渲染如许。是东阳才子,蘋洲词客,压倒秦观贺铸。

携袅袅、吹箫楼上侣。小葺个、短篱疏圃。药砌畔、紫葳蕤放,花架外、玉鬖髿吐。

嫩紫娇黄,长红小白,烟条露叶倩谁梳。恰晓妆才罢,手香轻摘,人在绿窗语。

惆怅襟怀谁诉。镇相看、卓家眉妩。正春衫对挽,蛮笺低堕,情知粉郎新句。

怕笛伎、筝人歌易误。须红豆、今番亲谱。小立有、帘前桂子,授意把、碧箫潜取。

摒挡偷声,商量减字,月波浸彻画屏虚。向前溪、更涤冰瓯、宵阑煎顾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袅袅吹箫楼上

携 ( 攜 ) xié
携 [ xié ]
  1. 带:~手。~带。扶老~幼。
  2. 离,叛离:~离。~贰。
袅袅(褭嫋)niǎo niǎo
亦作“裊嫋”。纤长柔美貌。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裊嫋垂来久。”  ——《漢語大詞典》
吹箫(吹簫)chuī xiāo
(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 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 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清 钱谦益 《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
(2).用 伍子胥 吴 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 唐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 吴 市,击筑游 燕 肆。” 郁达夫 《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 ,穷来 吴 市再吹簫。”详“ 吴市吹簫 ”。
(3).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 唐 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 嬴臺 乘鸞风便。”  ——《漢語大詞典》
楼上 lóu shàng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整理自网络》
侣 ( 侶 ) lǚ
侣 [ lǚ ]
  1. 伴:~伴。伴~。爱~。情~。旧~。
  2. 结为伴侣:“~鱼虾而友麋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