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真行 zhēn xíng
(1).指行书而兼真书笔意的一种书体。 唐 张怀瓘 《书断》卷四:“ 太宗 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羣臣,笔力遒利,为一时之絶;购求得人间真行凡三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 明 陆深 《书辑》:“ 刘德昇 小变楷法,谓之行书,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行草。”
(2).真书与行书。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沈简庵词翰品行》:“ 沈简庵 先生草圣擅一时,真行皆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隶书》:“ 五代 、 宋 、 元 而下,全以真行为宗,隶书之学,亦渐泯没。” ——《漢語大詞典》
(2).真书与行书。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沈简庵词翰品行》:“ 沈简庵 先生草圣擅一时,真行皆佳。” 清 钱泳 《履园丛话·书学·隶书》:“ 五代 、 宋 、 元 而下,全以真行为宗,隶书之学,亦渐泯没。” ——《漢語大詞典》
道德 dào dé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显化(顯化)xiǎn huà
指神灵显现化身。《水浒传》第四二回:“想是此间神圣最灵,显化如此,只是不知是何神明?”《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忽然水内有牛一头见,浑身金色。后水退,其牛随行至北山,不知去向。鬨动 杭州 市上之人,皆以为显化。所以建立一寺,名曰 金牛寺 。” 清 方文 《炭妇港》诗:“世传 许旌扬 ,显化在 江 楚 。”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六:“蝶在我们东方,又常被视为人的鬼魂的显化。” ——《漢語大詞典》
邪 xié/yé《國語辭典》
邪 [ xié ]
形- 不正當的。如:「邪念」、「邪心」、「邪惡」。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論〉:「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 奇怪、異於正常的。如:「邪事」、「邪門」、「邪魔」。《兒女英雄傳·第六回》:「這可是邪的!難道那小子有這麼大神通不成?」
- 偏斜不正的。《詩經·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通「斜」。
- 不正當的思想或行為。如:「改邪歸正」、「奸邪」。《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人事無法理解的怪異事件。如:「中邪」、「驅邪」、「百邪不侵」。
- 中醫稱足以傷人致病的四時之氣或環境因素。如:「風邪」、「寒邪」。
邪 [ yé ]
助-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莊子·養生主》:「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同「耶 」。
- 參見「邪呼 」、「邪許 」條。
邪 [ xiá ]
- (一)之又音。
邪 [ xú ]
副- 慢慢的。《詩經·邶風·北風》:「其虛其邪,既亟只且。」漢·鄭玄·箋:「邪,讀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儀虛徐寬仁者,今皆以為急刻之行矣,所以當去以此也。」通「徐」。
邪 [ yú ]
名- 剩餘。《史記·卷二六·曆書》:「歸邪於終,事則不悖。」南朝宋·裴駰·集解:「邪,餘分也;終,閏月也。」
归正(歸正)guī zhèng
(1).回到正道。《后汉书·儒林传论》:“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晋书·孔坦传》:“诚反族归正之秋,图义建功之日也。”《水浒传》第七九回:“ 宋江 道:‘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沪剧《罗汉钱》第一幕第一场:“任凭她行为怎样坏,有了丈夫管教就归正。”
(2). 宋 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入仕》:“归正,谓元係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 宋 岳珂 《桯史·沙世坚》:“ 乾道 间,有归正官曰 沙世坚 。” ——《漢語大詞典》
(2). 宋 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入仕》:“归正,谓元係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 宋 岳珂 《桯史·沙世坚》:“ 乾道 间,有归正官曰 沙世坚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