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征 ( 徵 ) zhēng《國語辭典》
征 [ zhēng ]
動- 遠行。如:「長征」、「遠征」。《詩經·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 討伐。如:「征伐」、「征戍」、「南征北討」。《漢書·卷七·武帝紀》:「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課徵。如:「征稅」、「橫征暴斂」。
- 強取、爭奪。《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 賦稅。《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 姓。如宋代有征集。
西 xī《國語辭典》
西 [ xī ]
名- 方位名。為日落的一方,與「東」相對。如:「由西往東」。
- 稱歐美西方國家。如:「中西合併」。
- 西班牙的簡稱。
- 姓。如明代有西鳴岐。
- 西邊的。如:「日落西山」。
- 西方國家的、歐美國家的。如:「西服」、「西餐」、「西裝」、「西醫」。
旧时(舊時)jiù shí
过去,昔日。《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閒饗卫士於南宫,因閲视旧时衣物。”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五年前,我同一位知县到 广东 赴任去,在 三牌楼 找着一个旧时老邻居。”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邑庙新辟商场极绚烂,顾求旧时担饧粥者弗可得。” ——《漢語大詞典》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大半 dà bàn
(1).过半数;大部分。《史记·淮阴侯列传》:“ 龙且 军大半不得渡。” 宋 苏轼 《乞赈济浙西七州状》:“ 熙寧 中饥疫人死大半,至今城中寂寥。”《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去将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 巴金 《春》五:“这折戏里唱词不多,大半是对话。”
(2).表示较大的可能性。 鲁迅 《且介亭杂文·阿金》:“自然,这是大半为了我的胆子小,看得自己的性命太值钱。” 老舍 《二马》第四段二:“ 英国 的强盛,大半是因为 英国 人不呐喊,而是低着头死干。” ——《漢語大詞典》
(2).表示较大的可能性。 鲁迅 《且介亭杂文·阿金》:“自然,这是大半为了我的胆子小,看得自己的性命太值钱。” 老舍 《二马》第四段二:“ 英国 的强盛,大半是因为 英国 人不呐喊,而是低着头死干。” ——《漢語大詞典》
发毛(髮毛)fà máo
(1).害怕;惊慌。《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説着,就回手摸身后那把刀。那妇人见这样子便有些发毛。”《三侠五义》第四回:“刚才要写,只觉得手腕一动……上面写的:‘淘气,淘气!该打,该打!’ 包兴 心中有些发毛,急急在灯上烧了。” 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四:“他心里发毛:‘怎么搞的,一点风也没有,为什么小树摇晃呢?莫不是要塌方!’”
(2).打颤,发抖。 茅盾 《手的故事》:“‘要找铺保?’ 赵君 觉得面红耳赤,声音也发毛。” 田汉 《战友》:“不但 小吴 害怕,连我的身上也怪发毛的。”
毛发。 汉 刘向 《说苑·善说》:“臣见鷦鷯巢於苇苕,著之髮毛建之,女工不能为也。”《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见我头上无有髮毛,谓为是石。” 明 徐复祚 《红梨记·三错》:“但説着西园孽种,使我髮毛都悚。”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兽语·熊》:“人患髮毛黄者,以熊白一升涂之,伏床底,食顷即尽黑。” ——《漢語大詞典》
(2).打颤,发抖。 茅盾 《手的故事》:“‘要找铺保?’ 赵君 觉得面红耳赤,声音也发毛。” 田汉 《战友》:“不但 小吴 害怕,连我的身上也怪发毛的。”
毛发。 汉 刘向 《说苑·善说》:“臣见鷦鷯巢於苇苕,著之髮毛建之,女工不能为也。”《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见我头上无有髮毛,谓为是石。” 明 徐复祚 《红梨记·三错》:“但説着西园孽种,使我髮毛都悚。”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兽语·熊》:“人患髮毛黄者,以熊白一升涂之,伏床底,食顷即尽黑。” ——《漢語大詞典》
斑 bān《國語辭典》
斑 [ bān ]
名- 杂色的点或花纹。如:「白斑」、「红斑」。《说文解字·文部》:「辬,驳文也。」清·段玉裁·注:「斑者,辬之俗。今乃斑行而辬废矣。」唐·宋之问〈晚泊湘江〉诗:「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 痕迹。元·钱惟善〈和季文山斋早春〉诗:「落梅风细小窗寒,石上余香点点斑。」
- 一小部分。如:「可见一斑」。
- 灰白。颜色杂而不纯。如:「斑白」。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 杂乱。《楚辞·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汉·王逸·注:「斑,乱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