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令姿 lìng zī
(1).美丽的姿容。 晋 陶潜 《闲情赋》:“夫何瓌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羣;表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传闻。” 逯钦立 注:“令姿,美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贞烈》:“又 岳州 徐君宝 妻某氏,亦同时被虏来 杭 ,居 韩蘄王 府。自 岳 至 杭 ,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
(2).指美好的形态、形象。 宋 苏轼 《泛颍》诗:“我性喜临水,得 潁 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吏民相笑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漢語大詞典》
(2).指美好的形态、形象。 宋 苏轼 《泛颍》诗:“我性喜临水,得 潁 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吏民相笑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 ——《漢語大詞典》
潘 pān《國語辭典》
潘 [ pān ]
名- 淘米汁,俗称为「洗米水」。《左传·哀公十四年》:「使疾,而遗之潘沐。」晋·杜预·注:「潘,米汁,可以沐头。」《新唐书·卷二○·礼乐志十》:「以盆盛潘及沐盘,升自西阶,授沐者,沐者执潘及盘入。」
- 水流盘旋、溢洄的地方。《管子·五辅》:「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溃泥滞。」《列子·黄帝》:「止水之潘为渊。」
- 姓。如晋朝有潘岳。
岳 yuè《國語辭典》
岳 [ yuè ]
名- 高大的山。《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偶吹草堂,濫巾北岳。」同「嶽 」。
- 對妻子父母長輩的稱呼。如:「岳父」、「岳母」。《聊齋志異·卷二·水莽草》:「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復何心?」
- 姓。如宋代有岳飛。
太素 tài sù
(1).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陈书·高祖纪上》:“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2).引申为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於太素。”
(3).朴素,质朴。《淮南子·俶真训》:“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汉 班固 《幽通赋》:“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汉 班固 《东都赋》:“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紈綺。”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於太素。”
(3).朴素,质朴。《淮南子·俶真训》:“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汉 班固 《幽通赋》:“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汉 班固 《东都赋》:“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紈綺。” ——《漢語大詞典》
何郎 hé láng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漢語大詞典》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漢語大詞典》
争似 zhēng sì
怎似。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虽然故友情能密,争似新欢兴更浓。” 清 洪升 《长生殿·密誓》:“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漢語大詞典》
一丛(一丛)
唐 卢纶 冬晓呈邻里 空阶一丛叶,华室四邻霜。
唐 白居易 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澹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唐 王涯 宫词三十首 其七 一丛高鬓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
唐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其十七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牛殳 琵琶行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澹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唐 王涯 宫词三十首 其七 一丛高鬓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
唐 王建 宫词一百首 其十七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牛殳 琵琶行 夜深霜露锁空庙,零落一丛斑竹风。 ——《骈字类编》
红玉(紅玉)hóng yù
(1).红色宝玉。古常以比喻美人肌色。《西京杂记》卷一:“ 赵后 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 昭仪 ,不能及也。但 昭仪 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 唐 施肩吾 《夜宴曲》:“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宋 吴文英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词:“春温红玉,纤衣学翦娇鸦緑。” 清 纳兰性德 《鬓云松令·咏浴》词:“鬢云鬆,红玉莹。”
(2).比喻红色而有光泽的东西。 明 李东阳 《张亚卿等领武官诰草事奉赠一首》诗:“书函御宝开红玉,酒出宫壶泻碧涛。”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红色而有光泽的东西。 明 李东阳 《张亚卿等领武官诰草事奉赠一首》诗:“书函御宝开红玉,酒出宫壶泻碧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