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要知 yào zhī
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漢語大詞典》
维翰(維翰)wéi hàn
《诗·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毛 传:“翰,干也。” 郑玄 笺:“王后为之干者,正其政教,定其法度。”后因以“维翰”喻捍卫。亦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晋书·宗室八王传序》:“始则 韩 彭 菹醢,次乃 吴 楚 称乱。然虽克灭权偪,犹足维翰王畿。” 南朝 梁 江淹 《萧冠军进号征虏诏》:“门下维翰之重,实资名品。” 明 张居正 《贺少宰镇山朱公重膺殊恩序》:“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 错误:~错。记~。
-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姓。
裴 péi《國語辭典》
裴 [ péi ]
形- 形容衣服很长。《说文解字·衣部》:「裴,长衣貌。」
- 犹豫不决。通「徘」。参见「裴回 」条。
- 姓。如晋朝有裴楷,唐朝有裴度。
皞 hào《國語辭典》
皞 [ hào ]
形- 洁白光亮。《说文解字·日部》:「皞,皓旰也。」清·段玉裁·注:「皓旰,谓絜白光明之貌。」宋·杨泽民〈四园竹·残霞殿雨〉词:「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
- 心胸舒畅。《孟子·尽心上》:「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使民安田里,足衣食,熙熙皞皞而不自知。」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名- 地支的第八位。
-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 姓。如汉代有未央。
-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许 ( 許 ) xǔ/hǔ
许 [ xǔ ]
- 应允,认可:~可。允~。特~。
- 承认其优点:赞~。嘉~。
- 预先答应给与:~诺。
-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 或者,可能:也~。或~。
- 处,地方:何~人。
-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 这样:如~。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 姓。
- 〔~~〕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康成 kāng chéng
汉 郑玄 之字。《后汉书·郑玄传》:“ 郑玄 ,字 康成 , 北海 高密 人也。” 唐 刘长卿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御》诗:“尝闻 马南郡 ,门下有 康成 。”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 昆仑 倣玉带之图,路寝采 康成 之义。” ——《漢語大詞典》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 「別 」的異體字。
马融(马融)
唐 羊士谔 山阁闻笛 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 ——《骈字类编》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