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深秋杨梅有何尝,罗浮定逢何二娘。

葛立方宋代〕《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 其三

席中珍核来异方,乌椑正绿金枨黄。大谷消梨紫蒂长,蒲萄马乳堆西凉。

深秋杨梅有何尝,罗浮定逢何二娘。洞庭霜橘苞苴忙,吴姬手擘三日香。

可怜犹子留他乡,终日忍饥如龟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深秋杨梅有何罗浮

深秋 shēn qiū
犹晚秋。 唐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 鲁迅 《野草·腊叶》:“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的罢。” 巴金 《灭亡》第八章:“病好时已是深秋。”  ——《漢語大詞典》
杨梅(楊梅)yáng méi
(1).常绿乔木,叶互生,长椭圆形,花褐色,雌雄异株。核果球形,表面有粒状突起,味酸甜,可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梬枣杨梅,樱桃蒲陶……罗乎后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杨梅》:“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 清 陈淏子 《花镜·花果类考·杨梅》:“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实必大而甜,若以桑树接杨梅则不酸。”
(2).这种植物的果实。 唐 李白 《叙旧赠江南宰陆调》诗:“ 江 北荷花开, 江 南杨梅熟。” 清 王士禛 《广州竹枝》诗之三:“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盘三月有杨梅。”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七:“晚上 李子荣 来了,给 马老先生 买了一把儿香蕉,一小筐儿杨梅。”
(3).方言。草莓。
(4).见“ 杨梅疮 ”。  ——《漢語大詞典》
有何 yǒu hé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漢語大詞典》
尝 ( 嘗 ) cháng
尝 [ cháng ]
  1.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2.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3. 经历:~受。备~艰苦。
  4. 曾经:未~。何~。
罗浮(羅浮)luó fú
山名。在 广东省 东江 北岸。风景优美,为 粤 中游览胜地。 晋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 隋 赵师雄 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山地》:“ 罗浮 无定所,鬱岛屡迁移。”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南海 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 罗浮 之竹也。” 元 张可久 《天净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罗浮 ,黄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桢 《疏影》词:“酒醒黄昏,看足香痕,好梦 罗浮 重省。”参见“ 罗浮梦 ”。  ——《漢語大詞典》
定 dìng《國語辭典》

定 [ dìng ]

  1. 确切的、不改变的。如:「定理」、「定义」、「定律」、「定局」、「定论」。
  2. 不动的。如:「定产」、「定业」。
  3. 规定的。如:「定量」、「定时」、「定期」。
  1. 固定、使固定。如:「定住」、「定影」。
  2. 使平静、使稳固。如:「平定」、「安邦定国」。
  3. 使确定、不更改。如:「底定」、「决定」、「否定」、「裁定」。
  4. 约定、订立。如:「定约」、「制定」、「订定」。
  1. 究竟、到底。表疑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唐·李白〈答族姪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2.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无疑」。唐·杜甫〈寄高适〉诗:「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
  1. 姓。如明代有定伯安。
逢 féng《國語辭典》

逢 [ féng ]

  1. 遭遇、碰上。如:「逢年过节」。《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2. 遇见。如:「相逢」、「久别重逢」。
  3. 用言语或行动讨好别人。如:「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辽史·卷一○一·萧胡笃传》:「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
  1. 姓。如汉代有逢萌。

逢 [ péng ]

  1. 参见「[[逢逢]]」条。
  1. 姓。如夏朝有逢蒙。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二 èr《國語辭典》

二 [ èr ]

  1. 介于一和三之间的自然数。如:「一、二、三……。」大写作「贰」,阿拉伯数字作「2」。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次序排第二的。如:「第二名」。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褭褭十三余,荳蔻梢头二月初。」
  2. 不专一的、两样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废之。」《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卫大经传》:「卓然高行,口无二言。」
  1. 改变。《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 并比。《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娘 niáng《國語辭典》

娘 [ niáng ]

  1. 少女。如:「姑娘」。《玉篇·女部》:「娘,少女之号。」《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曲辞一·晋宋齐辞·子夜歌四二首之六》:「见娘善容媚,愿得结金兰。」
  2. 称谓。称母亲。如:「爹娘」。《水浒传·第四二回》:「我的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如何养得我娘快乐?」通「娘」。
  3. 妻子。如:「娘子」、「老板娘」。《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我教押司娘嫁这小孙押司,是肯也不?」
  4. 对长辈或已婚妇女的通称。如:「大娘」、「婆娘」、「姨娘」。唐·蒋防《霍小玉传》:「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
  5. 奴仆对主母的敬称。《金瓶梅·第二三回》:「娘是小的一个主儿,娘不高抬贵手,小的一时儿存站不的。」
  6. 骂人的话。有叹息或怨恨的意味。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二折》:「俺两处各心碎,是有遭间阻的也不似俺不吉利,兀的是甚末娘别离!」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百姓每刁泼,拏那金锤来打他娘!」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