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夜叉叱九阍,侧足不敢窥。

洪迈宋代〕《有怀舍弟逢年时归婺源以诗督之

木落天未霜,君归定何时。
相思如惊鹊,中夜未安枝。
梦中见阿连,锵然咏新诗。
寤惊衰叶翻,道是步屐移。
揽衣下中庭,风露浩淼瀰。
遥知客衣薄,归来一何迟。
平生短檠灯,相对忽解颐。
万古董舍卷,佳处良在兹。
是中及物心,上与稷契期。
援古以自例,自矢无乃痴。
夜叉叱九阍,侧足不敢窥。
坐令一寸心,日抱二柄疑。
迟君商量此,免得儿辈嗤。
况乃绿发新,倚门鬓欲丝。
狶膏非凤喙,车辖无可脂。
再拜寿杯分,斑衣舞参差。
秋芳未云歇,采采黄金蕤。
万钟不足乐,古人岂我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夜叉九阍侧足不敢

夜叉 yè chā
(1).梵语的译音。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后受佛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威力诸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 鸠摩罗什 注:“﹝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三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红楼梦》第五回:“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 宝玉 拖将下去。”《中国民间故事选·孟姜女的故事》:“四海龙王就真着了急,天天水晶宫摇摇晃晃,满宫廷乱响,赶紧派了巡海夜叉去探听。”
(2).比喻丑恶凶恨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尝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建中靖国 元年,侍御史 陈次升 言章,以 蔡元度 为笑面夜叉。”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他知道娶来一位母夜叉,可是这个夜叉会作饭,会收拾屋子,会骂他也会帮助他,教他怎样也不是味儿!”  ——《漢語大詞典》
叱 chì《國語辭典》

叱 [ chì ]

  1. 大聲責罵。如:「怒叱」。《禮記·曲禮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2. 吆喝。如:「呼叱」、「喝叱」。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手把文書口稱敕,迴車叱牛牽向北。」
九阍(九閽)jiǔ hūn
(1).九天之门。亦指九天。 唐 刘禹锡 《楚望赋》:“高莫高兮九閽,远莫远兮故园。”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卷三:“常恨羽翼未生,九閽难叩。”《花月痕》第三回:“名花落溷已含冤,欲借天风叫九閽。”
(2).喻朝廷。 宋 曾巩 《答葛蕴》诗:“春风吹我衣,暮召入九閽。”《明史·王家屏传》:“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閽。” 清 陈梦雷 《东行口占》之一:“襆被登车谢九閽,三年囚首一身存。”  ——《漢語大詞典》
侧足(側足)cè zú
(1).侧转其足,形容周围拥挤。《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吕向 注:“接翼侧足,言多也。”
(2).置足,插足。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明 李东阳 《送李士常》诗之三:“侧足风尘间,长途畏中跌。”
(3).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东观汉纪·吴汉传》:“﹝ 吴汉 ﹞篤於事上……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挠。”《明史·佞倖传·江彬》:“ 成国公 朱辅 为长跪, 魏国公 徐鹏举 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参见“ 侧立 ”。  ——《漢語大詞典》
不敢 bù gǎn
(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孟子·公孙丑下》:“我非 尧舜 之道,不敢以陈於王前。”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主人愿少留,延入陈壶觴。卑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
(2).指没有胆量做某事。 许地山 《缀网劳珠》:“可敬的妇人,我所做一切的事都是伤害我的身体和你我二人的感情,此后我再不敢了。”
(3).方言。不要。《秧歌剧选·惯匪周子山》:“闹革命是咱穷人翻身嘛,要齐心的闹,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有事众人好好价讨论嘛。” 杜鹏程 《延安人》:“你出去看看,我老觉乎着仓库不安全,可不敢失了火!”
(4).谦词。犹不敢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这是敝友 河南 侯朝宗 ,当今名士,久慕清谈,特来领教。﹝丑﹞不敢,不敢!请坐献茶。”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贵姓?不敢,姓 盛 。”  ——《漢語大詞典》
窥 ( 窺 ) kuī
窥 [ kuī ]
  1.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