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煮茶榻畔延徐孺,烧药炉边觅葛洪。

王士熙元代〕《送朱真一住西山

官河新柳雪初融,仙客归舟背楚鸿。铁柱昼閒山似玉,石楼人静水如空。

煮茶榻畔延徐孺,烧药炉边觅葛洪。天上云多白鹤去,子规何事怨东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烧药葛洪

煮 zhǔ《國語辭典》

煮 [ zhǔ ]

  1. 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放入水或汤加热烹熟。如:「煮汤」、「烧菜煮饭」。
茶 chá《國語辭典》

茶 [ chá ]

  1. 植物名。山茶科茶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长椭圆形,叶缘有锯齿。秋冬间开白花,果实为蒴果。适应性极强,自北纬三十八度至南纬三十度间均可栽种。嫩叶可焙制成各种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2. 用茶叶沏成或煮成的饮料。如:「饮茶」、「品茶」。《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妇人口渴,徐信引到一个茶肆中吃茶。」
  3. 泛称某种饮料。如:「苦茶」、「冬瓜茶」、「杏仁茶」。
榻 tà《國語辭典》

榻 [ tà ]

  1. 狭长的矮床。如:「籐榻」、「软榻」。《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移我瑠璃榻,出置前窗下。」
畔 pàn《國語辭典》

畔 [ pàn ]

  1. 田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
  2. 边侧、旁侧。如:「湖畔」、「枕畔」、「桥畔」。《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1. 违背、背叛。《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及闻汉王并关中,而齐、梁畔之,羽大怒。」同「叛 」。
延 yán《國語辭典》

延 [ yán ]

  1. 长。《文选·班固·西都赋》:「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晋·左思〈娇女诗〉:「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1. 拉长、伸长。如:「延长」、「延年益寿」。《韩非子·十过》:「延颈而鸣,舒翼而舞。」晋·慕容廆〈与陶侃笺〉:「每瞻江湄,延首遐外。」
  2. 扩展、蔓衍。如:「火势蔓延」。《文选·潘岳·关中诗》:「微火不戒,延我宝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九鲤湖日记》:「松偃藤延,纵目成胜。」
  3. 引导、引进。如:「延入」。《文选·贾谊·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
  4. 招揽、邀请。如:「延请」、「延揽人才」。《红楼梦·第一○九回》:「那知贾母这病日重一日,延医调治不效。」
  5. 连及。如:「祸延子孙」。《书经·大禹谟》:「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6. 向后推迟。如:「拖延」、「延期」。
  1. 迟缓。如:「延误」、「延缓」。
  1. 姓。如汉代有延岑。
徐 xú《國語辭典》

徐 [ xú ]

  1. 缓慢。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1. 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2. 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3. 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孺 rú《國語辭典》

孺 [ rú ]

  1. 幼童、小孩。如:「孩孺」、「童孺」。《说文解字·子部》:「孺,乳子也。」
  2. 参见「孺人 」条。
  3.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孺悲。
  1. 亲慕、相亲。如:「孺慕」。《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唐·孔颖达·正义:「和而甚忻乐,且复骨肉相亲属也。」
  1. 幼小、稚幼。《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太平广记·卷三二○·刘道锡》:「厅事东头桑树上,有鬼,形尚孺,长必害人。」
烧药(燒藥)shāo yào
(1).炼制丹药。 唐 白居易 《不如来饮酒》诗之五:“矻矻皆烧药,纍纍尽作坟。” 唐 姚合 《赠终南山傅山人》诗:“已无烧药本,唯有著书功。” 前蜀 韦庄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2).煎药。 宋 范成大 《枕上》诗:“久病厌闻铜鼎沸,不眠惟望纸窗明。摧頽岂是功名具,烧药炉边过此生。” 元 杨维桢 《照画》诗:“只今颜色浑非旧,烧药幧头过一春。”  ——《漢語大詞典》
炉 ( 爐 ) lú
炉 [ lú ]
  1.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2. 古同“”,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1. 「邊 」的異體字。
觅 ( 覓 ) mì
觅 [ mì ]
  1. 找,寻求:~食。~取。寻~。搜~。
  2. 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
葛洪 gě hóng
(284-364)东晋道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自幼好神仙导养之法。先后从郑隐、鲍玄学炼丹术和道术。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止于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西京杂记》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