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湖边不见碾香车,断珥遗钿满路涂。

汪元量宋代〕《贾魏公府

湖边不见碾香车,断珥遗钿满路涂。
门迳风轻飞野马,亭台火尽及池鱼。
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丛边出紫苏。
却忆相公游赏日,三千卫士立阶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湖边不见香车

湖边(湖边)
元 元淮 苏堤秋宴 波底画桥天上动,湖边珠翠镜中行。  ——《骈字类编》
不见(不見)bú jiàn
(1).看不到。《易·艮》:“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韩愈 《琴操·拘幽操》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
(2).谓不易看到。《左传·成公十六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
(3).不看,不读。《梁书·任昉传》:“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餘卷。”
(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  ——《漢語大詞典》
碾 niǎn《國語辭典》

碾 [ niǎn ]

  1. 用來滾壓、研磨或去除稻殼的器具。如:「石碾」、「藥碾」。宋·陸游〈十一月上七日蔬飯騾嶺小店〉詩:「建谿小春初出碾,一碗細乳浮銀粟。」
  1. 滾壓、軋碎。如:「碾米」、「碾茶」。唐·秦韜玉〈天街〉詩:「寶馬競隨朝暮客,香車爭碾古今塵。」宋·陸游〈卜算子·驛外斷橋邊〉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 雕琢、琢磨。唐·李賀〈春懷引〉:「蟾蜍碾玉挂明弓,捍撥裝金打仙鳳。」《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就叫崔寧下手,不過兩個月,碾成了這個玉觀音。」
香车(香車)xiāng chē
(1).用香木做的车。泛指华美的车或轿。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轝恒闐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妇女·黄取吾兵部》:“其妾甫及门,则女奴数辈竟拥香车入司马曲房。”《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坐的轿谓之‘香车’。”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破五》:“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车绣幰,塞巷填衢。”
(2).即阿香车。神话中的雷车。《太平御览》卷十三引 晋 干宝 《搜神记》:“ 义兴 人 周永和 出行,因日暮,路旁小屋中有女子留宿。一更后有唤:‘阿香!’女应诺。‘官唤汝推雷车。’女遂辞 周 云:‘有官事须去。’俄而大雷。”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香车声破江门晓,云端一泻天瓢,沛人间盆倾下洨,八荒洗尽燄敲。”
(3).指神仙乘的车。 唐 叶法善 《留诗》之一:“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  ——《漢語大詞典》
断 ( 斷 ) duàn
断 [ duàn ]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珥 ěr《國語辭典》

珥 [ ěr ]

  1. 用珠玉作成的耳环。《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晋·张华〈轻薄篇〉:「簪珥咸堕落,冠冕皆倾邪。」
  2. 剑柄上突出似两耳的部分。《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3. 日、月周围的光晕。《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其日有斗蚀,有倍僪,有晕珥。」《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
  1. 插、戴。《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新唐书·卷二二○·东夷传·高丽传》:「大臣青罗冠,次绛罗,珥两鸟羽。」
  2. 吐。《淮南子·天文》:「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
  3. 古代狩猎时依割取兽耳的数目呈报功绩。《周礼·地官·山虞》:「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通「刵」。
遗 ( 遺 ) yí
遗 [ yí ]
  1. 丢失:~失。~落。
  2. 漏掉:~忘。~漏。
  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
  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
  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
  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
  8. 抛弃:~弃。
钿 ( 鈿 ) diàn/tián
钿 [ diàn ]
  1. 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宝~。螺~。金~。翠~。
  2. 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钿 [ tián ]
     ◎ 钱,硬币:铜~。洋~。车~。几多~?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涂 ( 塗 ) tú《國語辭典》

涂 [ tú ]

  1. 道路。《战国策·赵策三》:「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朱涂广,夷石为堂。」通「涂」、「途」。
  2. 姓。如宋代有涂天明、涂正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