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蕴朱火。燎芳薪。

傅玄魏晋〕《晋天地郊明堂歌六首 其三 天郊飨神歌

整泰坛。祀皇神。精气感。百灵宾。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

冠青云。神之体。靡象形。旷无方。幽以清。神之来。光景照。

听无闻。视无兆。神之至。举歆歆。动余心。神之坐。同欢娱。

泽云翔。化风舒。嘉乐奏。文中声。八音谐。神是听。咸洁齐。

并芬芳。烹牷牲。享玉觞。神悦飨。歆礼祀。佑大晋。降繁祉。

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穷地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朱火

蕴 ( 藴 蘊 ) yùn
蕴 [ yùn ]
     ◎ 积聚,蓄藏,包含:~蓄。~藏。~结(郁结)。~~(多指暑气郁积)。~含。~涵(a.包含,蕴含;b.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条件关系,表现形式是“如果……则……”)。~藉(jiè)(a.宽和有涵容,如“然少~~,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亦作“温藉”、“酝藉”;b.含蓄有余,含而不露,如“风流~~”)。
朱火 zhū huǒ
(1).红色的火焰。 晋 傅玄 《天郊飨神歌》:“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冠青云。” 元 钱惟善 《题广微天师升龙图》诗:“朱火腾空超碧落,翠鳞垂水捲沧溟。”
(2).特指烛火,灯火。《文选·傅毅〈舞赋〉》:“朱火曄其延起兮,燿华屋而熺洞房。” 吕向 注:“朱火,烛也。”《文选·王微〈杂诗〉》:“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吕延济 注:“朱火,灯也。” 宋 钱惟演 《南朝》诗:“舴艋凌波朱火度,觚稜拂汉紫烟微。”
(3).指夏天;暑气。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三:“闲卧观物化,悠悠念群生。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五:“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焰烧阴幽响絶。”
(4).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汉武帝内传》:“后造 朱火 丹陵 ,食灵瓜,味甚好。”  ——《漢語大詞典》
燎 liáo/liǎo《國語辭典》

燎 [ liào ]

  1. 火把、火燭。《詩經·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漢·毛亨·傳:「庭燎,大燭。」
  1. 烘烤。《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異抱薪,鄧禹熱火,光武對灶燎衣。」唐·章懷太子·注:「燎,炙也。」
  1. 顯明。《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燎 [ liáo ]

  1. 參見「燎漿泡 」條。

燎 [ liǎo ]

  1. 焚燒。《書經·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唐·吳筠〈覽古〉詩一四首之一:「秦皇燎儒術,方冊靡孑遺。」
芳 fāng《國語辭典》

芳 [ fāng ]

  1. 花草的香气。《说文解字·艸部》:「芳,香艸。」清·段玉裁·注:「香艸当作艸香。」汉·武帝〈秋风辞〉:「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唐·柳宗元〈南中荣橘柚〉诗:「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
  2. 香草、花草。如:「孤芳自赏」。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远芳侵古道,晴翠连荒城。」宋·罗愿《尔雅翼·卷二·茞》:「王逸章句曰:『行清洁者佩芳。』」
  3. 比喻美好的德性或声誉。如:「流芳百世」。
  1. 对人的敬称。如:「芳翰」、「芳仪」、「芳名」。
  2. 美好的。如:「芳姿」、「芳辰」。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薪 xīn《國語辭典》

薪 [ xīn ]

  1. 柴草、柴火。如:「杯水车薪」、「卧薪尝胆」、「釜底抽薪。」
  2. 工作的酬金。如:「月薪」、「年薪」、「底薪」。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