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舟聊痛饮,醉中并忘凌云游。
脚踏凌云峰,手摩大佛顶。大佛缩项向西笑,公等观世真平等。
是时水涸江水间,一山浓翠浮波间。古洞轰轰答人语,悬崖奇木根如环。
倾耳附石壁,风浪声潺潺。大笑如游海门国,眼前只少松寥山。
兴到亲提一壶酒,兄酬弟劝环山走。酒肉淋漓过戒坛,寺僧扪舌如狗馋。
开山凿险谁之功,后有韦皋前海通。一心爱人如爱佛,挥金剜眼皆英雄。
我辈来游直游戏,姓名何必留天地。碑版零星碎欲无,千年生死真容易。
却对山泉怜浩劫,泉清恐有蛟龙蛰。人外寻诗呼白云,石根温酒攒红叶。
荒祠四面青山青,大苏独坐愁零丁。我拉遗像欲飞去,旁人指点疑仙灵。
不封万户侯,不识韩荆州。停舟聊痛饮,醉中并忘凌云游。
隔江遥问汉嘉守,此游颇胜东坡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停 tíng《國語辭典》
停 [ tíng ]
动- 中止。如:「停办」、「停止」、「雨停了」。
- 止留、暂时居留。如:「停留」。《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雨水不住,营中泥泞,军不可停,请移于前面山上。」
- 放置、搁置。如:「停放」。《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间,开了几日丧。」
- 稳当、妥贴。《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儒林外史·第五回》:「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
舟 zhōu《國語辭典》
舟 [ zhōu ]
名- 船。如:「輕舟」、「一葉扁舟」、「逆水行舟」。《詩經·邶風·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 姓。如春秋時虢國有舟之僑。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乘船。《禮記·祭義》:「壹舉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徑,舟而不游。」
聊 liáo《國語辭典》
聊 [ liáo ]
名- 乐事、兴趣。《楚辞·王逸·九思·逢尤》:「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汉·王延寿·注:「聊,乐也。」
- 姓。如汉代有聊仓。
- 藉、依赖。如:「民不聊生」。《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 闲谈。如:「聊天」、「闲聊」。
- 姑且、暂且。如:「聊备一格」、「聊表寸心」。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六○首之三五:「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痛饮(痛飲)tòng yǐn
尽情地喝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孝伯 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诗:“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水浒传》第二三回:“ 柴进 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王西彦 《夜宴》六:“他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的议论,提议加速度猜拳痛饮。” ——《漢語大詞典》
醉 zuì《國語辭典》
醉 [ zuì ]
动- 饮酒过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 沉迷、迷恋。如:「沉醉」、「心醉」、「陶醉」。
- 喝酒过多而神志模糊的样子。如:「醉汉」、「烂醉如泥」。
- 用酒浸渍的。如:「醉虾」、「醉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
中 zhōng/zhòng《國語辭典》
中 [ zhōng ]
名-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居中」、「中央」、「日正當中」。
- 內、裡面。如:「水中」、「夢中」、「心中」。
- 泛指某一時期以內。如:「一年之中」、「晉太元中」。
- 中華民國的簡稱。
- 姓。如漢代有中京。
- 居間介紹、連絡的。如:「中人」。
- 居於高低、大小、好壞之間的。如:「中級」、「中型」、「中等」。
- 半。如:「中夜」、「中途」。
- 正好。如:「適中」。
-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事情正在交涉中。」
中 [ zhòng ]
動- 達到要點。《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漢書·卷一○·成帝紀》:「朕涉道日寡,舉錯不中。」
- 合、正對上。如:「中規中矩」。《左傳·定公元年》:「未嘗不中吾志也。」《戰國策·西周策》:「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 遭受、感染。如:「中風」、「中毒」。
- 得。如:「中獎」、「中籤」、「中選」。
- 考取。如:「范進中舉」、「考中大學」。《儒林外史·第二回》:「這王大老爺,就是前科新中的。」
并 ( 並 併 ) bìng/bīng《國語辭典》
并 [ bìng ]
动- 合。《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通「并」。
- 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 一齐。《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通「并」。
-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通「并」。
- 而且。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通「并」。
并 [ bīng ]
名- 参见「并州 」条。
-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忘 wàng《國語辭典》
忘 [ wàng ]
语音 动- 不记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师」、「乐而忘返」、「废寝忘食」、「得意忘形」。
- 遗失、丧失。《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唐·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文选·陆机·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 遗弃、舍弃。《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 [ wáng ]
读音- (一)之读音。
凌 líng《國語辭典》
凌 [ líng ]
名- 積冰。《文選·張衡·思玄賦》:「魚矜鱗而并凌兮,鳥登木而失條。」唐·李善·注:「凌,冰也。」
- 姓。如唐代有凌準。
- 登、升。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詩:「凌山採芳蓀,愧無橫草功。」
- 駕、乘。《文選·張衡·思玄賦》:「凌驚雷之砊礚兮,弄狂電之淫裔。」唐·李善·注:「凌,乘也。」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 踰越、超過。《呂氏春秋·仲秋紀·論威》:「雖有江河之險則凌之,雖有大山之塞則陷之。」北齊·顏之推〈古意〉詩二首之一:「作賦凌屈原,讀書誇左史。」通「陵」。
- 逼近、壓倒。《文選·曹植·白馬篇》:「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 欺侮、侵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云游(雲游)yún yóu
亦作“ 云游 ”。
(1).如云彩飘动浮游。喻笔势飘忽。《法书要录》卷八引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张弘 ﹞并善篆隶,其飞白妙絶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
(2).喻行动迅捷。 明 宋濂 《平江汉颂》:“风烈虎啸,云游龙驤。”
(3).游历四方。
(4).指行踪飘忽不定。多用于僧道出家人。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谢小娥 ﹞爰自入道……后数日,告我归 牛头山 ,扁舟汎 淮 ,云游南国,不復再遇。”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诗:“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菴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自家俗名 琴操 ,法号 天然 ,萍憇十方,云游四海。” 郁达夫 《迟桂花》:“你的生活,从你的日记和著作中看来,本来也是同云游的僧道一样的。” ——《漢語大詞典》
(1).如云彩飘动浮游。喻笔势飘忽。《法书要录》卷八引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张弘 ﹞并善篆隶,其飞白妙絶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
(2).喻行动迅捷。 明 宋濂 《平江汉颂》:“风烈虎啸,云游龙驤。”
(3).游历四方。
(4).指行踪飘忽不定。多用于僧道出家人。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谢小娥 ﹞爰自入道……后数日,告我归 牛头山 ,扁舟汎 淮 ,云游南国,不復再遇。”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诗:“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菴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自家俗名 琴操 ,法号 天然 ,萍憇十方,云游四海。” 郁达夫 《迟桂花》:“你的生活,从你的日记和著作中看来,本来也是同云游的僧道一样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