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不妨 bù fáng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营甘美,厚供斋食。” 宋 梅尧臣 《睡意》诗:“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明 李贽 《答刘宪长书》:“纵不落髮,亦自不妨,在彼在此,可以任意。” 闻一多 《端节的历史教育》:“准备给孩子们讲的话,不妨到此为止。”
(2).不料。 唐 皮日休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诗:“更嚮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3).很,非常。《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性行不妨慈善。” 蒋礼鸿 通释:“就是很慈善。”《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问:‘ 维摩 与 文殊 对谈何事?’师曰:‘汝不妨聪明。’”不妨聪明,即非常聪明。 ——《漢語大詞典》
(2).不料。 唐 皮日休 《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庆寺》诗:“更嚮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3).很,非常。《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性行不妨慈善。” 蒋礼鸿 通释:“就是很慈善。”《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问:‘ 维摩 与 文殊 对谈何事?’师曰:‘汝不妨聪明。’”不妨聪明,即非常聪明。 ——《漢語大詞典》
遭 zāo《國語辭典》
遭 [ zāo ]
动- 遇、逢。如:「遭殃」、「遭逢毒手」。《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张玄传》:「今日相遭,真解蒙矣!」
- 受。如:「惨遭淘汰」。唐·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 际遇。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 周围。元·沙正卿〈一枝花·荒陂寒雁鸣〉曲:「愁和闷共凄凉厮缠缴,不离我周遭。」
- 量词。计算事情次数的单位。相当于「回」、「次」。如:「头一遭」。唐·孟郊〈寒地百姓吟〉:「华膏隔仙罗,虚遶千万遭。」
点检(點檢)diǎn jiǎn
(1).考核,查察。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晓漏追趋青琐闥,晴窗点检白云篇。”《宋史·职官志三》:“ 绍兴 二年,詔於行在别置作院造器甲,令工部长贰提点,郎官逐旬点检。”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法微三》:“古人诗有误用重韵、重字者,皆是失点检处,必不可借以自文。”
(2).反省;检点。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昔有人自言一日三点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且 青 本武人,不知法律,纵有使过公用钱,必非故意偷谩,不过失於点检,乞特与免勘。”
(3).查核,清点。 宋 晏殊 《木兰花》词:“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乱了多时,方才收脚,点检人数都在,单不见了 张委 、 张霸 二人。” 清 盛锦 《别家人》诗:“点检篋中裘葛具,预知别后寄衣难。”
(4).校点;差发。《旧唐书·懿宗纪》:“ 魏博 、 何弘敬 奏当道点检兵马一万三千赴行营。”
(5).官名。即都点检。《宋史·太祖纪》:“拜 太祖 检校太傅前殿都点检,以代 永德 ……夜五鼓,军士集驛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 明 吕坤 《呻吟语·治道》:“一世业官,苟且只於虚套搪塞,竟不嚼真味,竟不见成功,虽位至三公点检,真足媿汗学者思之。”
(6).评论,指摘。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从来士夫以小疵累大德者多矣。若使日慎一日,岂怕有人来点检耶!” ——《漢語大詞典》
(2).反省;检点。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昔有人自言一日三点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且 青 本武人,不知法律,纵有使过公用钱,必非故意偷谩,不过失於点检,乞特与免勘。”
(3).查核,清点。 宋 晏殊 《木兰花》词:“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乱了多时,方才收脚,点检人数都在,单不见了 张委 、 张霸 二人。” 清 盛锦 《别家人》诗:“点检篋中裘葛具,预知别后寄衣难。”
(4).校点;差发。《旧唐书·懿宗纪》:“ 魏博 、 何弘敬 奏当道点检兵马一万三千赴行营。”
(5).官名。即都点检。《宋史·太祖纪》:“拜 太祖 检校太傅前殿都点检,以代 永德 ……夜五鼓,军士集驛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 明 吕坤 《呻吟语·治道》:“一世业官,苟且只於虚套搪塞,竟不嚼真味,竟不见成功,虽位至三公点检,真足媿汗学者思之。”
(6).评论,指摘。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从来士夫以小疵累大德者多矣。若使日慎一日,岂怕有人来点检耶!” ——《漢語大詞典》
好在 hǎo zài
(1).安好。多用于问候。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子恭 苏,问家中曰:‘ 许侍郎 好在否?’” 唐 杜甫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诗:“因君问消息,好在 阮元瑜 ?” 唐 白居易 《代人赠王员外》诗:“好在 王员外 ,平生记得不?” 宋 周密 《甘州·灯夕书寄二隐》词:“喜故人好在,水驛寄诗筒。”
(2).犹依旧,如故。 唐 常建 《落第长安》诗:“家园好在尚留 秦 ,耻作明时失路人。” 宋 陆游 《湖上》诗:“犹怜不负湖山处,好在平生旧钓磯。” 元 姚燧 《黑漆弩》曲:“问 姮娥 不嫁空留,好在朱颜千古。”
(3).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为难了一会,説:‘有了,好在咱们带着仵作呢,且相验相验就明白了。’”《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 王柏臣 无可説得,只好收拾收拾行李,预备交代起程。好在囊橐充盈,倒也无所顾恋。” 续范亭 《七七抗战六周年寄晋西北同胞及诸同志并以自勉》:“好在我们是真正的民主政治,集中领导,少了一个机件仍是照样转动的。” ——《漢語大詞典》
(2).犹依旧,如故。 唐 常建 《落第长安》诗:“家园好在尚留 秦 ,耻作明时失路人。” 宋 陆游 《湖上》诗:“犹怜不负湖山处,好在平生旧钓磯。” 元 姚燧 《黑漆弩》曲:“问 姮娥 不嫁空留,好在朱颜千古。”
(3).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为难了一会,説:‘有了,好在咱们带着仵作呢,且相验相验就明白了。’”《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 王柏臣 无可説得,只好收拾收拾行李,预备交代起程。好在囊橐充盈,倒也无所顾恋。” 续范亭 《七七抗战六周年寄晋西北同胞及诸同志并以自勉》:“好在我们是真正的民主政治,集中领导,少了一个机件仍是照样转动的。”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相疑 xiāng yí
互相猜疑。《庄子·在宥》:“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 明 张居正 《与南台长言中不干外政书》:“一旦上下相疑,南北冰炭,而后责僕以维持周全之,僕亦不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两个人彼此相疑,大家混争,惊起地方邻里人等,多来问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