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切。夜砧幽咽。
周密〔宋代〕《霓裳中序第一·湘屏展翠叠》
湘屏展翠叠。恨入宫沟流怨叶。釭冷金花暗结。又雁影带霜,蛩音凄月。珠宽腕雪。叹锦笺、芳宇盈箧。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愁切。夜砧幽咽。任帐底、沈烟渐灭。红兰谁采赠别。洛汜分绡,汉浦遗玦。舞鸾光半缺。最怕听、离弦乍阕。凭阑久,一庭香露,桂影弄栖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名-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切 qiē/qiè《國語辭典》
切 [ qiè ]
动- 咬、咬紧。如:「咬牙切齿」。《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 贴近。如:「切身之痛」、「不切实际」。《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
- 按脉。如:「望、闻、问、切」。《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 密合。如:「贴切」、「亲切」。《晋书·卷五六·江统传》:「申论陆云兄弟,辞甚切至。」
- 急迫、急促。如:「返乡心切」、「杜鹃声切」。《文选·李密·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 所有的。参见「[[一切]]」条。
- 一定、千万。如:「切记」。《老残游记·第一回》:「诸位切不可乱动。」
- 要点。《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
- 古代拼音法。将两字拼读成一字的声音。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如「端,都官切。」都取ㄉ音,官取ㄨㄢ韵,合读为「ㄉㄨㄢ」。参见「[[反切]]」条。
切 [ qiē ]
动- 用刀把东西割断、分开成几部分。如:「切菜」、「切断」、「切割」、「切水果」。
- 向批发商批购货物。如:「切货」。
- 电讯传播中,截断目前通讯,将第三消息插入。如:「将镜头切进来。」
- 篮球赛中闪身进攻对方篮下。如:「空手切入」、「单刀切入」。
- 一种球技。利用球拍做下切动作,使之旋转。用于网球、乒乓球等。
- 几何学上指直线与弧线或两弧线相接于一点。如:「两圆相切」。
夜砧
宋 陆游 雨夜排闷二首 其二 村巷时时雨,江城夜夜砧。 ——《骈字类编》
幽咽 yōu yè
谓声音低沉、轻微。常形容水声和哭泣声。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杜甫 《石壕吏》诗:“夜久语声絶,如闻泣幽咽。” 鲁迅 《南腔北调集·漫与》:“我在《醒起来罢同胞》的同一作家的《秋的黄昏》里,听到了幽咽而舒服的声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