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公然闯庭场,罟擭陷阱俱。

袁梓贵清代〕《读元次山舂陵贼退二诗有作

漫叟儒者官,嗟官贼不如。贼民虽在官,异哉更在儒。

官本他乡人,爬搜幸终疏。儒实我族类,反噬完肤无。

借问腐体疮,何如附骨疽。公然闯庭场,罟擭陷阱俱。

儒形盗官势,官气官眉须。哼尔诸缙耆,我前当嗫嚅。

我虽尔等夷,我与官为徒。嘻尔城狐鼠,无烦尔追呼。

乞尔为蛩蛩,吾钭为巨虚。嗟尔漏网凶,亲援亟苞苴。

翼卵我有权,安归虐同闾。咄尔身家民,来来勿趑趄。

勿言桑梓情,肤虱食在肤。勿言创痍伤,肉尽骨尚粗。

贼剥尔九百,我不当千蚨。此外纷穷黎,贼虽不尔荼。

我将竭泽取,集瘠能成腴。尚有群儒酸,橐笔来于于。

勿曰同类为,齑黄当金输。我橐尚无底,实中需金珠。

我膳薄双鸡,备物需疱厨。我党私百千,虚屯需禄糈。

矧不厚所敛,何物为官谀。谁欤者违言,视此官牒符。

下言乡井卫,上言军国需。公名快私虐,良法供奸渔。

症结邪勿攻,更剥元气虚。死自病者受,医禄日获余。

长官知未知,道已民气舒。不然胡乐输,乐输群贤劬。

何以谢群贤,畀尔斧钺鈇。日括脑肺肝,膏华饰田庐。

日饱髓血脂,光泽丰腰躯。峨峨复峨峨,形虎而骨狐。

堂庑坐驵侩,衣冠纷隶胥。岂无旧兰蕙,一朝化茅茹。

或方吓凤皇,或且歌卬须。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趋。

大笑行出门,灵均方卜居。即持漫叟竿,归钓湍江鱼。

纷纷投饵来,既得复弃诸。含情语阳鱎,恐无食汝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公然罟擭陷阱

公然 gōng rán
(1).谓明目张胆,毫无顾忌。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羣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嘆息。”《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有祖先坟塋,县中大姓夺佔做了自己的坟墓,公然安葬了。”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科诨》:“有房中道不出口之语,公然道之戏场者,无论雅人塞耳,正士低头,惟恐恶声之污听。” 峻青 《胶济线上》:“我不禁想起了三月间在 南京 召开的国民党二中全会上, 蒋介石 公然地进行战争动员,并通过了许多反对共产党的决议。”
(2).犹言公开,毫无掩饰。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且退老 西河 ,取疑夫子,犹使丧明致罚,投杖谢愆,何肯公然自欺,诈相策奉?”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石学士盐》:“ 曼卿 亦不为人所忌,於是市中公然卖 石学士 盐。”《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著紫的妇人见 思温 ,四目相睹,不敢公然招呼。” 鲁迅 《伪自由书·光明所到……》:“ 中国 监狱里的拷打,是公然的秘密。”
(3).犹完全,全然。《西游记》第二一回:“那怪道:‘你硬着头吃吾一柄。’ 大圣 公然不惧。”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十二年来,我认为无望的希望竟公然达到了!”
(4).犹竟然。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他道是功成马上无多逊,公然把诗书撇下无劳问。” 清 李渔 《怜香伴·随车》:“我的亲事不成也罢了,难道公然让他做去不成。” 郭沫若 《三诗人之死》:“我突然想起关在玄关里的两位诗人来,我跑去看时,公然不见了!”  ——《漢語大詞典》
闯 ( 闖 ) chuǎng
闯 [ chuǎng ]
  1. 猛冲:~劲儿。~将。
  2. 历练,经历:~练。
  3. 为一定目的而奔走:~荡。
  4. 招惹:~祸。
庭 tíng《國語辭典》

庭 [ tíng ]

  1. 厅堂、正房。《说文解字·广部》:「庭,宫中也。」清·段玉裁·注:「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2. 院子、大厅台阶前的空地。如:「庭院」。《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3. 泛称宽阔的地方。如:「大庭广众」。
  4. 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如:「法庭」、「开庭」、「民事庭」。
  5. 额头。如:「天庭饱满」、「庭阙不张」。
场 ( 場 ) cháng/chǎng
场 [ cháng ]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
  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
  3. 集,市集:赶~。
场 [ chǎng ]
  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子。~地。~所。
  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次。
  3. 比赛地,舞台:上~。下~。粉墨登~。捧~。
  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
  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磁~。
罟擭 gǔ huò
捕取禽兽的工具,即扣网。《礼记·中庸》:“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 陆德明 释文:“罟,网之摠名;擭,《尚书》传云:捕兽机槛。” 宋 陆游 《怀昔》诗:“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餘威。”  ——《漢語大詞典》
陷阱 xiàn jǐng
为捕捉野兽或为擒敌而挖的坑穴,上面浮盖伪装物,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常比喻陷害人的罗网、圈套。《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孔颖达 疏:“陷阱,谓坑也。穿地为坎,竖锋刃于中以陷兽也。”《汉书·食货志下》:“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 颜师古 注:“阱,穿地以陷兽也。” 宋 陆游 《初归杂咏》:“平地本知多陷阱,羣儿随处觅梯媒。”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倀倀焉躓且蹶而不之悟,卒蹈於网罗入於陷阱者,往往而是。” 周而复 《印第安人》:“ 比萨罗 的军队却是全副武装,事先设好陷阱。”  ——《漢語大詞典》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