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持漫叟竿,归钓湍江鱼。
漫叟儒者官,嗟官贼不如。贼民虽在官,异哉更在儒。
官本他乡人,爬搜幸终疏。儒实我族类,反噬完肤无。
借问腐体疮,何如附骨疽。公然闯庭场,罟擭陷阱俱。
儒形盗官势,官气官眉须。哼尔诸缙耆,我前当嗫嚅。
我虽尔等夷,我与官为徒。嘻尔城狐鼠,无烦尔追呼。
乞尔为蛩蛩,吾钭为巨虚。嗟尔漏网凶,亲援亟苞苴。
翼卵我有权,安归虐同闾。咄尔身家民,来来勿趑趄。
勿言桑梓情,肤虱食在肤。勿言创痍伤,肉尽骨尚粗。
贼剥尔九百,我不当千蚨。此外纷穷黎,贼虽不尔荼。
我将竭泽取,集瘠能成腴。尚有群儒酸,橐笔来于于。
勿曰同类为,齑黄当金输。我橐尚无底,实中需金珠。
我膳薄双鸡,备物需疱厨。我党私百千,虚屯需禄糈。
矧不厚所敛,何物为官谀。谁欤者违言,视此官牒符。
下言乡井卫,上言军国需。公名快私虐,良法供奸渔。
症结邪勿攻,更剥元气虚。死自病者受,医禄日获余。
长官知未知,道已民气舒。不然胡乐输,乐输群贤劬。
何以谢群贤,畀尔斧钺鈇。日括脑肺肝,膏华饰田庐。
日饱髓血脂,光泽丰腰躯。峨峨复峨峨,形虎而骨狐。
堂庑坐驵侩,衣冠纷隶胥。岂无旧兰蕙,一朝化茅茹。
或方吓凤皇,或且歌卬须。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趋。
大笑行出门,灵均方卜居。即持漫叟竿,归钓湍江鱼。
纷纷投饵来,既得复弃诸。含情语阳鱎,恐无食汝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動-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 到、登上。如:「即位」。
-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持 chí《國語辭典》
持 [ chí ]
动- 拿、握。如:「持枪」、「持笔」。
- 维护、坚守。如:「保持」、「坚持」、「持之以恒」。
- 对抗。如:「僵持」、「相持不下」。
- 支撑。如:「支持」。《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 扶助。如:「相互扶持」。《荀子·解蔽》:「鲍叔、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
- 主管、治理。如:「主持」、「操持家务」、「勤俭持家」。
漫叟 màn sǒu
放纵无拘束的老人。 唐 元结 老时自称 漫叟 。 唐 元结 《漫歌八曲》序:“壬寅中, 漫叟 得免职事, 漫 家 樊 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 清 钱谦益 《瞿五丈星卿挽词》之二:“宦况萧闲如 漫叟 ,家居恭谨类 恬侯 。”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沈友圣虎丘即事》诗之四:“ 漫叟 短歌伤老大,散人长揖怒清狂。” ——《漢語大詞典》
竿 gān《國語辭典》
竿 [ gān ]
名- 竹干、竹茎。可截取供使用。如:「竹竿」。《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量词。计算竹子的单位。宋·苏轼〈赠惠山僧惠表〉诗:「敧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西游记·第一三回》:「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
归钓(歸釣)guī diào
回去钓鱼。谓归隐。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乘槎亭》:“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 汉江 槎。” ——《漢語大詞典》
湍 tuān《國語辭典》
湍 [ tuān ]
名- 急流。如:「飞湍」、「奔湍」。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 水流迅急。如:「湍急」、「湍流」。《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诗:「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
江鱼(江魚)jiāng yú
石头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石头鱼》。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