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
人与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琤然一叶不须惊。
叶本无心入听。
气爽云天改色,潦收烟水无声。夕阳洲外井禽鸣。
涵泳一江秋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气 ( 氣 ) qì《國語辭典》
气 [ qì ]
名- 云气。《说文解字·气部》:「气,云气也。」清·段玉裁·注:「气本云气,引申为凡气之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爽 shuǎng《國語辭典》
爽 [ shuǎng ]
形- 舒適、暢快。如:「神清氣爽」、「秋高氣爽」、「人逢喜事精神爽」。
- 豪邁、不拘小節的。如:「豪爽」、「直爽」。《水滸傳·第九四回》:「關某單騎同唐斌到抱犢山。見文仲容、崔埜二人爽亮,毫無猥瑣之態。」
- 明亮。晉·陸機〈齊謳行〉:「營丘負海曲,沃野爽且平。」唐·李商隱〈別薛巖賓〉詩:「曙爽行將拂,晨清坐欲凌。」
- 犯錯、違失。如:「屢試不爽」。《詩經·衛風·氓》:「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 失、違反。如:「爽約」。
云天(雲天)yún tiān
(1).高空。《庄子·大宗师》:“ 黄帝 得之,以登云天。” 唐 岑参 《过碛》诗:“黄沙磧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宋 苏轼 《书王晋卿画·西塞风雨》诗:“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严文井 《〈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序言》:“我们在沙滩上捡起了自己喜爱的贝壳,可是千万也别忘了望望远方,望望云天和波浪。”
(2).引申为高厚。《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伏自将军垂念,令 备 于 小沛 容身,实拜云天之德。”《好逑传》第一回:“兄长自是贵人,小弟贫贱,素不识荆,今又正在患难之中,怎知贱姓,过蒙宽慰,自是兄长云天高谊。”
(3).比喻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殊命宝典,鬱降云天。” 唐 李乂 《人日重宴大明宫》诗:“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宋 苏轼 《谢赐御书诗表》:“玉斝上尊,霈若云天之泽;宝章宸翰,焕乎奎壁之文。”
(4).比喻仙境。《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 、 赤诵子 ……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唐 叶法善 《留诗》之三:“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云笈七籤》卷四:“﹝ 老君 ﹞授 张陵 ……方术变化长生不老之药,登昇云天之道。”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高厚。《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伏自将军垂念,令 备 于 小沛 容身,实拜云天之德。”《好逑传》第一回:“兄长自是贵人,小弟贫贱,素不识荆,今又正在患难之中,怎知贱姓,过蒙宽慰,自是兄长云天高谊。”
(3).比喻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殊命宝典,鬱降云天。” 唐 李乂 《人日重宴大明宫》诗:“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宋 苏轼 《谢赐御书诗表》:“玉斝上尊,霈若云天之泽;宝章宸翰,焕乎奎壁之文。”
(4).比喻仙境。《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 、 赤诵子 ……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唐 叶法善 《留诗》之三:“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云笈七籤》卷四:“﹝ 老君 ﹞授 张陵 ……方术变化长生不老之药,登昇云天之道。” ——《漢語大詞典》
改色 gǎi sè
(1).指古代随改正朔而改变所崇尚的颜色。《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其驪翰改色,寅丑殊建。” 李善 注:“《礼记》曰:‘ 夏后氏 尚黑,戎事乘驪。’ 郑玄 曰:‘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黑马曰驪。’《礼记》曰:‘ 殷 人尚白,戎事乘翰。’ 郑玄 曰:‘以建丑之月为正月,物生色白。翰,白色马也。’”
(2).改变颜色。亦指景色改变。 南朝 梁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景移林改色,风去水餘波。” 隋 李德林 《松树》诗:“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明 李东阳 《松坞黄公哀辞》:“虎豹伏匿兮狼狐噭嘷,岁既暮而改色。” ——《漢語大詞典》
(2).改变颜色。亦指景色改变。 南朝 梁 刘孝绰 《陪徐仆射晚宴》诗:“景移林改色,风去水餘波。” 隋 李德林 《松树》诗:“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明 李东阳 《松坞黄公哀辞》:“虎豹伏匿兮狼狐噭嘷,岁既暮而改色。” ——《漢語大詞典》
潦 lǎo/lào/liáo《國語辭典》
潦 [ lào ]
动- 淹水,雨多成灾。《庄子·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后汉书·卷六·孝顺帝纪》:「比年水潦,民食不赡。」通「涝」。
潦 [ liáo ]
- 参见「潦倒」、「潦草」等条。
潦 [ lǎo ]
形- 雨下很大的样子。《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鱼鳖。」
- 积水。《礼记·曲礼上》:「送葬不避涂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于茆门。」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动-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烟水(煙水)yān shuǐ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漢語大詞典》
无声(無聲)wú shēng
(1).没有声音。《庄子·知北游》:“视之无形,听之无声。”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一:“画形於无象,造响於无声。”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金 元好问 《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舞云之春风,润物无声。” 巴金 《探索集·友谊》:“看见了 西园寺先生 、 清水先生 和其他几位朋友的眼泪……我却无声地哭了。”
(2).吞声;不说话。 唐 杜甫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元 倪瓒 《画竹赠申彦学》诗:“写出无声断肠句,鷓鴣嗁处竹苍苍。” 茅盾 《子夜》六:“他这无声的温柔的抗议,可以引出 林佩珊 的几句话。” ——《漢語大詞典》
(2).吞声;不说话。 唐 杜甫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元 倪瓒 《画竹赠申彦学》诗:“写出无声断肠句,鷓鴣嗁处竹苍苍。” 茅盾 《子夜》六:“他这无声的温柔的抗议,可以引出 林佩珊 的几句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