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得道 dé dào
(1).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庄子·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2).泛指知晓事理。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3).符合道义。《管子·法法》:“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求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兴利除害。”《东观汉记·冯衍传》:“得道之兵,鼓不振尘。”参见“ 得道多助 ”。
(4).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法华经·方便品》:“我今所得道,亦应説三乘。”《南史·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 灵运 前,成佛必在 灵运 后。” 唐 崔峒 《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西游记》第五四回:“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
(5).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六情沉寂,名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长生。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上士得道,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 崑崙 ;下士得道,长生世间。”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东坡昇仙》:“今謫 海南 ,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復返者。”
(6).寻到道路。《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隰朋 从 桓公 伐 孤竹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 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知晓事理。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3).符合道义。《管子·法法》:“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求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兴利除害。”《东观汉记·冯衍传》:“得道之兵,鼓不振尘。”参见“ 得道多助 ”。
(4).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法华经·方便品》:“我今所得道,亦应説三乘。”《南史·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 灵运 前,成佛必在 灵运 后。” 唐 崔峒 《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西游记》第五四回:“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
(5).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六情沉寂,名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长生。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上士得道,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 崑崙 ;下士得道,长生世间。”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东坡昇仙》:“今謫 海南 ,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復返者。”
(6).寻到道路。《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 、 隰朋 从 桓公 伐 孤竹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 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名-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 姓。如明代有人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动-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名-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士 shì《國語辭典》
士 [ shì ]
名- 未婚的男子。《易經·歸妹卦·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男子的美稱。《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
-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漢·王充《論衡·實知》:「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 古代社會階層的等級之一,為貴族中等級最低者。如:「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
- 泛稱居官受祿的人。《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 對品德好、有睿智或特殊技藝的人的美稱。如:「明士」、「勇士」、「護士」、「博士」、「碩士」。
- 對人的美稱。如:「男士」、「女士」、「地方人士」。
- 兵卒。如:「士兵」、「士卒」。
- 現今軍中的階級名稱,在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 職業、工作。《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 姓。如戰國時晉國有士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宁 ( 寧 ) níng/nìng/zhù《國語辭典》
宁 [ zhù ]
名- 大門與屏風之間。《爾雅·釋宮》:「門屏之間謂之宁。」
滑稽 huá jī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上海 、 杭州 、 苏州 等地,诙谐生动,同北方相声相近。
(2).形容圆转顺俗的态度。《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王逸 注:“转随俗已。” 汉 扬雄 《法言·渊骞》:“饱食安坐,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滑稽之雄乎!”《魏书·崔玄伯传》:“宽性滑稽,诱接豪右,宿盗魁帅,与相结交,倾衿待遇,不逆微细。”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二:“故独超然不涉乎人道之患,其滑稽自全,夫熟得而测之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刘文清》:“及入相后,适当 和相 专权,公以滑稽自容,初无所建白。”
(3).谓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后指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 者, 齐 之赘壻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司马贞 索隐:“按: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説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中立 性滑稽,尝与同列观南御园所畜狮子,主者云县官日破肉五觔以饲之。同列戏曰:‘吾儕反不及此狮子耶?’ 中立 曰:‘然。吾辈官皆员外郎(借声为‘园外狼’)也,敢望园中狮子乎!’众皆大笑。”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傻敦敦的,可眼神里又藏着敏捷;言谈举止来得滑稽可笑,却给人的感觉又像那样忠诚可靠。”
(4).古代的流酒器。类似后代的酒过龙。 汉 扬雄 《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復借酤。”《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 北魏 崔浩 《汉记音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 清 曹寅 《和静夫谢送惠山酒》:“滑稽腹大原无论,画榼仍留待晚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滑稽是件东西,就是掣酒的那个酒掣子,俗名叫‘过山龙’,又叫‘倒流儿’。因这件东西从那头儿把酒掣出来,绕个湾儿注到这头儿去。” ——《漢語大詞典》
(2).形容圆转顺俗的态度。《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王逸 注:“转随俗已。” 汉 扬雄 《法言·渊骞》:“饱食安坐,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滑稽之雄乎!”《魏书·崔玄伯传》:“宽性滑稽,诱接豪右,宿盗魁帅,与相结交,倾衿待遇,不逆微细。”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二:“故独超然不涉乎人道之患,其滑稽自全,夫熟得而测之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刘文清》:“及入相后,适当 和相 专权,公以滑稽自容,初无所建白。”
(3).谓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后指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 者, 齐 之赘壻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司马贞 索隐:“按: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説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中立 性滑稽,尝与同列观南御园所畜狮子,主者云县官日破肉五觔以饲之。同列戏曰:‘吾儕反不及此狮子耶?’ 中立 曰:‘然。吾辈官皆员外郎(借声为‘园外狼’)也,敢望园中狮子乎!’众皆大笑。”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傻敦敦的,可眼神里又藏着敏捷;言谈举止来得滑稽可笑,却给人的感觉又像那样忠诚可靠。”
(4).古代的流酒器。类似后代的酒过龙。 汉 扬雄 《酒箴》:“鴟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復借酤。”《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 北魏 崔浩 《汉记音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 清 曹寅 《和静夫谢送惠山酒》:“滑稽腹大原无论,画榼仍留待晚春。”《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滑稽是件东西,就是掣酒的那个酒掣子,俗名叫‘过山龙’,又叫‘倒流儿’。因这件东西从那头儿把酒掣出来,绕个湾儿注到这头儿去。” ——《漢語大詞典》
时效(時效)shí xiào
(1).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 徐特立 《各科教学法讲座·前言二》:“不要因为过去的书本失了时效,而今天的临时书本缺乏正确性,因而轻弃书本。”《人民日报》1953.12.28:“同时又不失时效地组织群众生产活动,以求得在群众热情的拥护下把几项工作同时做好。”
(2).法律所规定的有关刑事责任和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 ——《漢語大詞典》
(2).法律所规定的有关刑事责任和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 ——《漢語大詞典》
东方朔 dōng fāng shuò
(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名篇有《答客难》。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