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今日 jīn rì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漢語大詞典》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漢語大詞典》
尸 ( 屍 ) shī《國語辭典》
尸 [ shī ]
名- 死人的躯体。《左传·成公二年》:「襄老死于邲,不获其尸。」《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至乃伍员浮尸于江流,三闾沉骸于湘渚。」同「尸 」。
- 古时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仪礼·特牲馈食礼》:「主人再拜,尸答拜。」唐·李华〈卜论〉:「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变,战国荡古法,祭无尸。」
- 神像、神主。《仪礼·士虞礼》:「祝迎尸,一人衰绖奉篚哭从尸。」唐·皮日休〈正尸祭〉:「生象其死,穷其思也,尸象其生,极其敬也。」
- 姓。如春秋时秦国有尸佼。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主持。《诗经·召南·采苹》:「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新唐书·卷一一八·裴潾传》:「凡驿,有官专尸之。」
- 空占职位而不做事。如:「尸位素餐」。《庄子·逍遥游》:「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 陈尸示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国语·晋语六》:「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
一逆
周语温之会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晋侯请杀之王曰不可夫君臣无狱今元咺虽直不可听也君臣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而叔父听之一逆矣又为臣杀其君其安庸刑布刑而不庸再逆矣 素问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敬非其真勿援是谓得道 ——《骈字类编》
明日 míng rì
(1).明天;今天的下一天。《左传·文公十二年》:“两君之士皆未憖也,明日请相见也。”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麒麟客》:“明日望之, 莲花峰 上果有綵云去。”《说岳全传》第九回:“我们不如回寓,明日再来罢。”
(2).不远的将来。《四游记·哥闍君臣游猎》:“﹝ 玉堂公主 ﹞将言戏之曰:‘天仙这等美貌,得我明日生下一个太子,有此秀气,妾心足矣。’”《红楼梦》第三一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这又是属于明日的‘ 北京 人’的事,和在棺木里打滚的人们不相干的。” ——《漢語大詞典》
(2).不远的将来。《四游记·哥闍君臣游猎》:“﹝ 玉堂公主 ﹞将言戏之曰:‘天仙这等美貌,得我明日生下一个太子,有此秀气,妾心足矣。’”《红楼梦》第三一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这又是属于明日的‘ 北京 人’的事,和在棺木里打滚的人们不相干的。” ——《漢語大詞典》
诛 ( 誅 ) zhū
诛 [ zhū ]
-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灭。~锄。~戮。伏~。
- 责罚:~意(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口~笔伐。
- 责求:~求无已(一味索取,没有止境)。
一奸(一奸)
晋书苻坚载记见一吏下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