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未尝入,高材自成林。
徘徊西涧下,听泉濯烦襟。烦襟遂萧爽,妙音非世音。
不知岐路绝,贪玩烟萝深。斧斤未尝入,高材自成林。
鹤鸣岂有怨,云去本无心。寥寥陵涧寂,古意难追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斧斤 fǔ jīn
亦作“ 斧釿 ”。
(1).泛指各种斧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苑》:“ 倕 无斧釿,不能善斵。” 唐 杜甫 《枯棕》诗:“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然而又未尝闻斧斤之声而有丝毫转侧。”《宋史·剧可久传》:“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
(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明 李东阳 《桂岩书院为戴给事铣题》诗:“妙质归陶冶,良材谢斧斤。”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七:“大巧谢雕琢,神运非斧斤。” ——《漢語大詞典》
(1).泛指各种斧子。《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苑》:“ 倕 无斧釿,不能善斵。” 唐 杜甫 《枯棕》诗:“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不需梁柱之材,故斧斤不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然而又未尝闻斧斤之声而有丝毫转侧。”《宋史·剧可久传》:“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
(2).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明 李东阳 《桂岩书院为戴给事铣题》诗:“妙质归陶冶,良材谢斧斤。”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七:“大巧谢雕琢,神运非斧斤。” ——《漢語大詞典》
未尝(未嘗)wèi cháng
(1).未曾,不曾。《论语·雍也》:“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孺人想着外甥女儿,虽然傍着兄嫂居住,未尝许聘人家。”《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自从掛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
(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国语·周语下》:“ 晋国 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勑:朕读《诗》至於《羔裘》、《緇衣》之章,未尝不三復沉吟。” 明 刘基 《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餘业,以自免於冻馁,未尝不惴惴於吾身。”
(3).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并非,未必。《汉书·贾山传》:“又曰:‘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天下未尝亡士也。” 明 李贽 《答周西岩》:“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鲁迅 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 ——《漢語大詞典》
(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国语·周语下》:“ 晋国 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唐 元稹 《崔弘礼郑州刺史》:“勑:朕读《诗》至於《羔裘》、《緇衣》之章,未尝不三復沉吟。” 明 刘基 《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餘业,以自免於冻馁,未尝不惴惴於吾身。”
(3).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并非,未必。《汉书·贾山传》:“又曰:‘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天下未尝亡士也。” 明 李贽 《答周西岩》:“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鲁迅 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 ——《漢語大詞典》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动-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 到、达。如:「入夜」、「入冬」。
-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动-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动-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高材 gāo cái
见“ 高才 ”。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成林 chéng lín
成为树林。例如:昔日一片荒滩,如今果木成林。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