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太子 tài zǐ
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周 时天子及诸侯之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 秦 因之。 汉 天子号皇帝,故其嫡子称皇太子。 金 元 时,皇帝之庶子亦称太子,如 金 有四太子 兀术 。 明 以后皇帝之嫡子称皇太子,亲王之嫡子称世子。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太子》。 ——《漢語大詞典》
抚军(撫軍)fǔ jūn
(1).谓太子从君出征。《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
(2).官名。将军称号。 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其后 晋 、 南北朝 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 幽都 ,济厥涂炭。”
(3).官名。 明 清 时巡抚的别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 宜兴 、 乌程 、 巴县 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 清 酉阳 《女盗侠传》:“ 朱 某 江苏 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 山东 ,奉抚军委,解餉入都。” ——《漢語大詞典》
(2).官名。将军称号。 三国 魏文帝 封 司马懿 为抚军将军。其后 晋 、 南北朝 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 幽都 ,济厥涂炭。”
(3).官名。 明 清 时巡抚的别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 宜兴 、 乌程 、 巴县 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 清 酉阳 《女盗侠传》:“ 朱 某 江苏 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 山东 ,奉抚军委,解餉入都。” ——《漢語大詞典》
衣 yī《國語辭典》
衣 [ yī ]
名- 人身上所穿,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通常用布帛、皮革或各種纖維質料做成。如:「毛衣」、「雨衣」、「睡衣」。
-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書衣」、「胞衣」、「糖衣藥丸」。
- 蔬菜、果實外的薄皮。唐·李建勳〈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詩二首之一:「隔紙烘茶蕊,移鐺剝芋衣。」
- 特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如:「苔衣」、「地衣」。唐·白居易〈營閒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 姓。如明代有衣守信。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衣 [ yì ]
動- 穿。《論語·子罕》:「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荀子·富國》:「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
- 覆蓋。《易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管子·度地》:「以徒隸給大雨,隄防可衣者衣之。」
- 倚靠。《書經·康誥》:「今民將在祇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元·關漢卿《雙赴夢·第四折》:「衣的我奉玉甌,進御酒,一齊山壽。」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纩 ( 纊 ) kuàng
纩 [ kuàng ]
- ◎ 絮衣服的新丝绵。
相臣 xiāng chén
宰相。亦泛指大臣。 宋 梅尧臣 《送张待制知越州》诗:“沧海东边 会稽郡 ,朱轮远下相臣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纪隆平》:“詔 脱脱 安置 淮安路 , 也先帖木儿 安置 寧夏路 ,别选相臣统其兵。”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贤者与贤者处,时多异同,其流遂至於公门别户,如公(指 韩琦 )者,真相臣之则也夫。” ——《漢語大詞典》
忧国(憂國)yōu guó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漢語大詞典》
食 shí/sì/yì《國語辭典》
食 [ shí ]
名- 吃的東西。如:「糧食」、「麵食」、「素食」、「節衣縮食」。
- 生計、俸祿。《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吃、吃飯。如:「食髓知味」、「發憤忘食」、「廢寢忘食」。《戰國策·齊策四》:「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 嚐到、承受。如:「自食惡果」。《漢書·卷一○○·敘傳下》:「廣阿之廑,食厥舊德。」《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傳》:「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 消耗、虧損。《易經·豐卦·彖曰》:「日中則昊,月盈則食。」通「蝕」。
- 違背、背棄。參見「食言 」條。
食 [ yì ]
名- 人名用字。如漢代有酈食其,音讀為(ㄌㄧˋ ㄧˋ ㄐㄧ)。
食 [ sì ]
動- 拿食物給人或牲畜吃。《戰國策·齊策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唐·韓愈〈雜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飼 」。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膻 shān/dàn《國語辭典》
膻 [ shān ]
- 同「羶 」。羊身上的臊味。《集韻·平聲·仙韻》:「羴,《說文》,羊臭也,或作羶..、膻。」《列子·周穆王》:「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膻 [ dàn ]
- 參見「膻中 」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