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潮生嘲落,几时休息。
望入西泠,乍一线、涛头涌白。疑海上、鳌翻山动,鹏搏风积。银汉迢遥槎有信,秋光浩荡云无迹。快醉挥、吟笔倒琼瑰,冯夷宅。沙草远,迷烟碛。云树老,*宫壁。叹潮生嘲落,几时休息。事往空遗亡国恨,鸟飞不尽吴天碧。正销凝、何处夕阳楼,人横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叹 ( 嘆 ) tàn
叹 [ tàn ]
-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气。~息。悲~。~惋。长吁短~。
- 因高兴、兴奋、激动而发出长声:~赏。~服。赞~。~观止矣(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 吟咏:咏~。一唱三~。
潮生
唐 曹唐 南游 涨海潮生阴火灭,苍梧风暖瘴云开。 ——《骈字类编》
嘲 cháo/zhāo《國語辭典》
嘲 [ cháo ]
动- 讥笑。如:「嘲弄」、「嘲笑」、「冷嘲热讽」。
- 逗引、挑逗。《金瓶梅·第一回》:「(金莲)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
- 吟咏。《北史·卷三六·薛辩传》:「因使元翌等嘲,以酒为韵。」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嘲 [ zhāo ]
动- (一)
- 之读音。
- 鸟鸣。如:「林鸟嘲嘲」。
落 là/luò/lào《國語辭典》
落 [ luò ]
动- 脱落、凋坠。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宋·秦观〈一斛珠·碧云寥廓〉词:「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
- 掉下、降低。如:「落泪」、「落价」。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陷入、掉入。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
- 除去。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刘师道传》:「几道既擢第,事泄,诏落其籍,永不预举。」
- 掉在后面。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 衰败。如:「衰落」、「家道中落」。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
- 停留。如:「落脚」、「话音未落」。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诗:「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 留下。如:「落款」、「不落痕迹」。
- 得到。《红楼梦·第三四回》:「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
- 归属。如:「重担落在谁身上?」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 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缤纷」。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余留的。《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我只当做个老丫头,情愿以大作小,服事你终身。拾些残头落脚,量不占住你正扇差徭,一举两得,可好么?」
- 稀疏、冷清的。如:「寥落」、「疏落」。《史记·卷一二○·郑当时传》:「家贫,宾客益落。」
- 伶俐。如:「俐落」。
- 人所聚居的地方。如:「村落」、「部落」。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停留、停顿的地方。如:「下落」、「著落」。
- 量词。计算成堆成叠物品的单位。如:「一落书」、「两落碗」。
- 姓。如汉代有落闳。
落 [ là ]
动- 遗漏、忘记。如:「丢三落四」、「我的皮匣子落在家里了。」
- 掉在后面、跟不上。如:「我们一伙人登山,他总是落在后头。」
落 [ lào ]
名- 参见「落子」、「莲花落」等条。
- 降落。如:「鸟儿落在树上。」
- (一)之又音。
几时(幾時)jǐ shí
(1).多少时候。 汉武帝 《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水浒传》第四四回:“ 杨林 问道:‘二位兄弟在此聚义几时了?’”
(2).指不长的一段时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小童对 赵县君 ﹞説:‘他这几时只在下处,再不到外边去。’”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这等説起来,又有几时躭搁了。”
(3).什么时候。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 苏轼 《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西游记》第八回:“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漢語大詞典》
(2).指不长的一段时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小童对 赵县君 ﹞説:‘他这几时只在下处,再不到外边去。’”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这等説起来,又有几时躭搁了。”
(3).什么时候。 唐 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宋 苏轼 《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西游记》第八回:“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 ——《漢語大詞典》
休息 xiū xī
(1).谓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宋 苏轼 《上蔡省主论放欠书》:“凡今之所追呼鞭挞,日夜不得休息,皆更数赦,远者六七赦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因述往蹟, 仲仙 始信。场后不暇休息,命驾同归。” 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藤椅,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去,仍旧坐在椅子上。”
(2).谓使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宋书·张畅传》:“此精甲十万,人思致命,恐轻相凌践,故且闭城耳。待彼休息士马,然后共治战场,剋日交戏。”
(3).休养生息。《史记·曹相国世家》:“然百姓离 秦 之酷后, 参 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岂徒世无穷人,民获休息,朝 呼韩 ,罢酤铁而已哉。”《新唐书·高季辅传》:“畿内数州,京师之本,土狭人庶,储畜少而科役多,宜蒙优贷,令得休息,彊本弱支之义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自元年至七年带征,缓征逋欠钱粮,普予豁免,与百姓休息。”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官吏少做一些恶,有利于人民的休息。”
(4).特指处于和平环境中,社会安定。 唐 张九龄 《敕北庭经略使盖嘉运书》:“先声既振,后殿载扬,凶党闻之,卷甲而遁,使我边镇,且得休息。”《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 高宗 泥马渡 江 ,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自是 英 夷之在 粤 者稍稍敛戢,相与休息者数年。”
(5).休致,官吏年老去职。《后汉书·班超传》:“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 宋 王安石 《乞改三经义札子》:“幸蒙大恩,休息田裹,坐窃荣禄,免于事累。”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师尝谓人生贵适意,顾名虽尊显而身甚劳,浩然有休息志。”
(6).休假;休整。《晋书·王浑传》:“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浮 淮 潜济,出其不意, 莹 等不虞 晋 师之至。”《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帝曰:‘还往几日?’对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7).停止。 汉 贾谊 《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唐 苏涣 《变律》诗:“开目为晨光,闭目为夜色,一开復一闭,明晦无休息。”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 中国 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中国 作风和 中国 气派。”
(8).喻死亡。 唐 桑叔文 《淮南节度讨击付使田侁墓志》:“一朝休息,平生已矣。” ——《漢語大詞典》
(2).谓使暂停活动,以恢复精神体力。《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宋书·张畅传》:“此精甲十万,人思致命,恐轻相凌践,故且闭城耳。待彼休息士马,然后共治战场,剋日交戏。”
(3).休养生息。《史记·曹相国世家》:“然百姓离 秦 之酷后, 参 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岂徒世无穷人,民获休息,朝 呼韩 ,罢酤铁而已哉。”《新唐书·高季辅传》:“畿内数州,京师之本,土狭人庶,储畜少而科役多,宜蒙优贷,令得休息,彊本弱支之义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自元年至七年带征,缓征逋欠钱粮,普予豁免,与百姓休息。”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官吏少做一些恶,有利于人民的休息。”
(4).特指处于和平环境中,社会安定。 唐 张九龄 《敕北庭经略使盖嘉运书》:“先声既振,后殿载扬,凶党闻之,卷甲而遁,使我边镇,且得休息。”《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 高宗 泥马渡 江 ,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自是 英 夷之在 粤 者稍稍敛戢,相与休息者数年。”
(5).休致,官吏年老去职。《后汉书·班超传》:“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 宋 王安石 《乞改三经义札子》:“幸蒙大恩,休息田裹,坐窃荣禄,免于事累。”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师尝谓人生贵适意,顾名虽尊显而身甚劳,浩然有休息志。”
(6).休假;休整。《晋书·王浑传》:“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浮 淮 潜济,出其不意, 莹 等不虞 晋 师之至。”《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二年》:“帝曰:‘还往几日?’对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
(7).停止。 汉 贾谊 《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唐 苏涣 《变律》诗:“开目为晨光,闭目为夜色,一开復一闭,明晦无休息。”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 中国 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 中国 作风和 中国 气派。”
(8).喻死亡。 唐 桑叔文 《淮南节度讨击付使田侁墓志》:“一朝休息,平生已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