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白门(白門)bái mén
(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方为 编驹之山 ,曰白门。” 高诱 注:“西南月建在申,金气之始也,金气白,故曰白门。” 汉 张衡 《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
(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
(3). 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俗称 白门 ,故名。《南齐书·王俭传》:“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 明 吴从先 《徐郎小传》:“ 芳 固 吴 儿,父以负犇 白门 ,因依常侍为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 白门 ,原无心於仕途。” 清 赵翼 《金陵》诗:“不到 金陵 廿六年, 白门 烟柳故依然。”
(4).白莲教的支派。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白门是白莲教的支流。”参见“ 白莲教 ”。 ——《漢語大詞典》
(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
(3). 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俗称 白门 ,故名。《南齐书·王俭传》:“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 明 吴从先 《徐郎小传》:“ 芳 固 吴 儿,父以负犇 白门 ,因依常侍为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 白门 ,原无心於仕途。” 清 赵翼 《金陵》诗:“不到 金陵 廿六年, 白门 烟柳故依然。”
(4).白莲教的支派。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白门是白莲教的支流。”参见“ 白莲教 ”。 ——《漢語大詞典》
渡口 dù kǒu
过河的地方。 唐 丘为 《泛若耶溪》诗:“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元 贡师泰 《朱仲文编修还江西赋此》:“ 瓜州 渡口山如浪, 扬子 桥头水似云。”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是日早凉,携一僕先至 胥江 渡口,登舟而待。”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慈航普渡》:“这五个渡口的老一代的船工,全是 潘永福 同志教会了的。” ——《漢語大詞典》
逢 féng《國語辭典》
逢 [ féng ]
动- 遭遇、碰上。如:「逢年过节」。《诗经·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遇见。如:「相逢」、「久别重逢」。
- 用言语或行动讨好别人。如:「逢迎」。《孟子·告子下》:「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辽史·卷一○一·萧胡笃传》:「胡笃长于骑射,见天祚好游畋,每言从禽之乐,以逢其意。」
- 姓。如汉代有逢萌。
逢 [ péng ]
状- 参见「[[逢逢]]」条。
- 姓。如夏朝有逢蒙。
三月 sān yuè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三个月 ——《漢語大詞典》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三个月 ——《漢語大詞典》
黄鸟(黄鳥)huáng niǎo
(1).鸟名。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 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 郝懿行 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赵幼文 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赋》:“却喜红英犹未落,况闻黄鸟且为懽。”
(2).《诗经·秦风》篇名。《左传·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车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为殉,皆 秦 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清 姚鼐 《咏古》:“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
(3).《诗·小雅》篇名。《毛诗序》:“黄鸟,刺 宣王 也。” 朱熹 《诗集传》则说是“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 ——《漢語大詞典》
(2).《诗经·秦风》篇名。《左传·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车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为殉,皆 秦 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清 姚鼐 《咏古》:“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
(3).《诗·小雅》篇名。《毛诗序》:“黄鸟,刺 宣王 也。” 朱熹 《诗集传》则说是“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 ——《漢語大詞典》
行边(行邊)xíng biān
巡视边疆。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知州事 刘夔 刘 沅 ,继出行边,公实总州任,内脩民事,外奉师费。” 明 许景樊 《塞上》诗:“将军鼓角行边急,公主琵琶説怨偏。”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司徒公行边至 黄花镇 上,遇大炮灾。” ——《漢語大詞典》
始 shǐ《國語辭典》
始 [ shǐ ]
名- 起点、开端。如:「周而复始」、「自始至终」。《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方才、然后。如:「始告完成」、「始见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尝、曾。《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张扶书〉:「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
- 最初、当初。《左传·庄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
始 [ shì ]
副- (一)1.2.之又音。
一声(一声)
唐 杜甫 早行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唐 司空曙 观妓 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
唐 韦皋 天池晚棹 舟浮十里芰荷香,歌发一声山水绿。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唐 杨巨源 题清凉寺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唐 吕牧 泾渭扬清浊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
唐 柳宗元 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唐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其二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唐 刘禹锡 田顺郎歌 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唐 窦庠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唐 温庭筠 鸡鸣埭曲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唐 皇甫松 抛毬乐 其一 红拨一声飘,轻毬坠越绡。
唐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其二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十九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宋 周必大 舟行忆永和兄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宋 杨万里 春半闻归雁 头上一声如话别,一生长是背人飞。
宋 陆游 山园晚兴 过雁一声寒霭外,短篱数掩夕阳中。
宋 戴复古 代人送别 一声离岸橹,心碎楚江边。
金 边元鼎 暮钟 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
元 吴惟善 小游仙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几阑。
元 曹伯启 再和 一声何处鸟,百样此中猿。
元 周权 次韵晚眺 一声孤鹤归何晚,带得閒云作伴还。 ——《骈字类编》
唐 司空曙 观妓 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
唐 韦皋 天池晚棹 舟浮十里芰荷香,歌发一声山水绿。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 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
唐 杨巨源 题清凉寺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唐 吕牧 泾渭扬清浊 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
唐 柳宗元 渔翁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唐 李翱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其二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唐 刘禹锡 田顺郎歌 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唐 刘禹锡 武昌老人说笛歌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唐 窦庠 于阗钟歌送灵彻上人归越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唐 温庭筠 鸡鸣埭曲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唐 皇甫松 抛毬乐 其一 红拨一声飘,轻毬坠越绡。
唐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 其二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十九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宋 周必大 舟行忆永和兄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宋 杨万里 春半闻归雁 头上一声如话别,一生长是背人飞。
宋 陆游 山园晚兴 过雁一声寒霭外,短篱数掩夕阳中。
宋 戴复古 代人送别 一声离岸橹,心碎楚江边。
金 边元鼎 暮钟 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
元 吴惟善 小游仙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几阑。
元 曹伯启 再和 一声何处鸟,百样此中猿。
元 周权 次韵晚眺 一声孤鹤归何晚,带得閒云作伴还。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