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白盐生井火生畬,女子行商男作家。

王叔承明代〕《竹枝词十二首

白盐生井火生畬,女子行商男作家。
撞布红衫来换米,满头都插杜鹃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白盐火生女子行商作家

白盐(白鹽)bái yán
(1).即食盐。《南史·周颙传》:“卫将军 王 俭 谓 顒 曰:‘卿山中何所食?’ 顒 曰:‘赤米白盐,緑葵紫蓼。’”
(2).山名。在 四川省 奉节县 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山上有神渊,渊北有白 盐崖 ,高可千餘丈,俯临神渊。土人见其高白,故因名之。” 唐 杜甫 《入宅》诗:“奔峭背 赤甲 ,断崖当 白盐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 白盐 古戍烽, 赤甲 严关柝。”  ——《漢語大詞典》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井 jǐng《國語辭典》

井 [ jǐng ]

  1. 為汲水而挖掘的深洞。如:「水井」、「枯井」。《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
  2. 像井的坑洞。如:「鹽井」、「油井」。
  3. 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市井」。《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從之。」唐·陳子昂〈謝賜冬衣表〉:「三軍協慶,萬井相歡。」
  4. 家鄉。如:「鄉井」、「離鄉背井」。
  5. 周代田制以百畝為一井。參見「井田 」條。
  6.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坎(☵)​上。表示君子修德,終始無變之象。
  7. 姓。如明代有井源。
  1. 整齊的樣子。如:「井井有條」。
火生
晋书孙登传嵇康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康每叹息将别谓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识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在于用光人生而有才而不用其才而果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新论譬诸金木金性苞水木性藏火故鍊金则水出钻木而火生人能务学钻鍊其性则才慧发矣 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向日则火生以艾承之则得火也囚又淮南子木壮水老火生金 土死  ——《骈字类编》
畬 shē/yú《國語辭典》

畬 [ yú ]

  1. 开垦过二年的田地。《说文解字·田部》:「畬,二岁治田也。」

畬 [ shē ]

  1. 用火燎原而后种植的耕作方式。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畬。」
  1. 待火耕的荒田。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2. 姓。如明代有畬恭。
女子 nǚ zǐ
(1).泛指女性。《诗·鄘风·载驰》:“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后汉书·五行志五》:“ 武陵 充县 女子 李娥 ,年六十餘,物故。”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明 张居正 《女诫直解》:“虑民间女子,未闲姆训。”
(2).处女。《礼记·杂记上》:“男子附於王父则配;女子附於王母则不配。” 郑玄 注:“女子,谓未嫁者也。” 宋 苏轼 《留侯论》:“ 太史公 疑 子房 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个絶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釵荆,端庄俏丽。”
(3).女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宋芮司徒 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北齐书·后主穆后传》:“母名 轻霄 ,本 穆子伦 婢也,转入侍中 宋钦道 家,姦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 钦道 女子也。”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夫人﹞二男一女……女子嫁 兴元 参军 郑博古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其女子适以寡来归家居,见其父殁,亦自縊死。”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家中有一个老婆,没有儿,只有一个女子,名叫 白梅英 。”  ——《漢語大詞典》
行商 háng shāng
(1).经营商业。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仕宦之身,天涯海畔;行商之身,南州北县。” 艾青 《骆驼》诗:“他们从塞外带来黄金白银,又从南方运回了异国机械的产物;而骆驼做了他们行商的船只。”
(2).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坐商”的对称。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居民、行商不来祭享,輒敢以私钱十万修而作之。” 宋 范成大 《题南塘客舍》诗:“君看坐贾行商辈,谁復从容唱《渭城》?”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今若於通都大邑行商麕集之地,虽尽徵之以银,而民不告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唐 朝后期,皇室通过行商征购宫廷需用的货物,称为‘宫市’。”参见“ 坐商 ”。  ——《漢語大詞典》
男 nán《國語辭典》

男 [ nán ]

  1. 男人,與「女」相對。《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2. 兒子。如:「長男」。《左傳·哀公三年》:「南氏生男,則以告於君與大夫而立之。」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3. 兒子在父母前的自稱。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
  4. 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最末一等,即男爵。《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5. 姓。如明代有男斌。
作家 zuò jiā
(1).治家,理家。《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令史失 赖厷 ,掾属丧 杨顒 ,为朝中损益多矣”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亮 ﹞尝自校簿书, 顒 直入諫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晋书·食货志》:“ 桓帝 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
(2).节俭。犹言做人家。《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喫饭,就饿将起来。”
(3).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卢氏杂说》:“ 唐 宰相 王璵 好与人作碑誌。有送润毫者,误扣右丞 王维 门。 维 曰:‘大作家在那边’。”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唐 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 秦 晋 之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九二四年中发祥于 上海 的浅草社,其实也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团体,但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
(4).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景德传灯录·普岸禅师》:“有僧到参,师打一拄杖……僧却打师一拄杖。师曰:‘作家!作家!’” 宋 苏轼 《水陆法象赞·下八位·一切阿修罗众》:“以此为道,穴胸陨首。是真作家,当师子吼。”
(5).行家;高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兴哥 出来接见,果然老成丰韵,是个作家体段。”《封神演义》第三回:“两家棋逢对手,匠遇作家。”《再生缘》第四三回:“尔是岐黄老作家,太后娘娘犹治好,外边那个不争夸。”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宽秧田,窄菜园, 老谢 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