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是岁山西天雨黍,陇西地震山崩移。

王叔承明代〕《烂溪采珠歌

吴江之东双烂溪,日南合浦不足奇。
采来溪蚌大于斗,明珠历历开光辉。
炯如银河堕片月,群星错落流璇玑。
绿珠含笑胡僧叹,走盘五色西摩尼。
遂令长溪作宝市,竞抛禾黍穿沙泥。
老渔泅波似野獭,儿童出没犹鸬鹚。
岂无一人二人死,藏珠剖腹心相宜。
粒珠可换米百斛,朝耕夕耨良苦为。
是岁山西天雨黍,陇西地震山崩移。
江南大旱珠岂无,金多谷少宁充饥。
愚民易愚哲人惧,笑倚斜阳坐溪树。
莫得良农半化渔,明年蚬蛤皆堪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西天雨陇西地震山崩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岁 ( 歲 ) suì
岁 [ suì ]
  1.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2.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3. 年龄:年~。周~。
  4. 星名:~星(即“木星”。)
  5.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山西 shān xī
(1).山的西坡。《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邵晋涵 正义:“山西暮乃见日,故曰夕阳,山东朝乃见日,故曰朝阳。”
(2). 战国 、 秦 、 汉 时称 崤山 、 华山 以西地区。又称 关 西。《史记·太史公自序》:“ 萧何 填抚 山 西。” 张守节 正义:“谓 华山 之西也。” 宋 苏辙 《六国论》:“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 山西 千里之 秦 ,而不免於灭亡。”
(3).称 太行山 以西 黄河 以东地区。 隋 末置 山 西 河 东黜陟讨捕大使, 元 置 河 东 山西道 宣慰使司, 明 置 山西行中书省 , 清 至今皆为 山西省 。  ——《漢語大詞典》
天雨 tiān yù
天降雨。 战国 宋玉 《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宋 有富人,天雨墙坏。”  ——《漢語大詞典》
黍 shǔ《國語辭典》

黍 [ shǔ ]

  1. 植物名。禾本科稷属,一年生草本。叶细长而尖,有粗毛,平行脉。果实呈淡黄白色,带黏性。宜于大暑时植于旱田。
  2. 古代的一种酒器。《吕氏春秋·慎大览·权勋》:「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汉·高诱·注:「酒器受三升曰黍。」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陇西(隴西)lǒng xī
(1).古代郡名。《汉书·地理志下》:“ 陇西郡 。 秦 置。” 颜师古 注:“此郡在 陇 之西,故曰 陇西 。” 南朝 梁简文帝 《陇西行》之二:“ 陇西 四战地,羽檄岁时闻。”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与之游者二人: 陇西 李博 , 清河 崔羣 。”
(2). 甘肃省 的别称。参见“ 陇右 ”。  ——《漢語大詞典》
地震 dì zhèn
(1).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的急剧变化和地面的震动。古又称地动。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 帝乙 三年。《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地震的记载。《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元帝 大兴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黄河长江的子孙》诗:“伟大的中华儿女呵,第一个测出了神秘的地震。”
(2).比喻社会变动或引起震动的事件。《人民日报》1965.4.18:“新老殖民主义的脚下,到处发生地震。”  ——《漢語大詞典》
山崩 shān bēng
悬崖、陡坡上岩石和砂土突然破裂、崩落的现象。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於朽壤。”《宋书·五行志五》:“ 元康 四年三月, 蜀郡 山崩杀人。”参见“ 山崩川竭 ”。  ——《漢語大詞典》
移 yí《國語辭典》

移 [ yí ]

  1. 移转、搬迁。如:「移植」、「迁移」。《汉书·卷四九·鼌错传》:「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唐·李贺〈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2. 转变、改变。如:「移风易俗」、「移孝作忠」。唐·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3. 摇动。《礼记·玉藻》:「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唐·孔颖达·正义:「移谓靡迆摇动也。」
  4. 施予、赠送。《史记·卷一○四·田叔传》:「鞅鞅如有移德于我者,何也?」《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长,移珍来享,抗手称臣。」
  5. 去除。汉·王充《论衡·变虚》:「齐君欲禳慧星之凶,犹子韦欲移荧惑之祸也。」 唐·柳宗元〈封建论〉:「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
  1. 一种官方文书的旧称,行文于平行的对等单位之间。《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桥帽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诸司相质 其制有三:一曰关,二曰制,三曰移。」
  2. 姓。如汉代有移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