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谁当执此咎,已往无可訾。

管世铭清代〕《仓颉造字台

万古不长夜,斯文焕初启。羲皇画卦爻,厥佐得仓史。

仰观星斗象,俯察蹄迒理。作字代结绳,百度立纲纪。

功在尧文先,宣尼称后死。遗台如果在,庙食无千祀。

胡令西来僧,筑室踞其趾。或云梵祛偻,本出同父耳。

旁行及左行,渊源无异揆。斯言讵合经,儒者未敢是。

小学今废绝,俗书方填委。不知有籀斯,安论蝌蚪起。

翻惭异域人,各守开辟轨。谁当执此咎,已往无可訾。

又疑初造时,鬼哭何不知。先民亦有言,识字忧患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谁当已往无可

谁当(誰當)shuí dāng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沈佺期 《拟古别离》诗:“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2).安得,怎得。 唐 刘长卿 《酬李侍御登岳阳见寄》诗:“谁当北风至,为尔一开襟。” 唐 韦应物 《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诗:“对酒始依依,怀人还的的。谁当 曲水 行,相思寻旧跡。”  ——《漢語大詞典》
执 ( 執 ) zhí
执 [ zhí ]
  1. 拿着:~刃。~鞭。~笔。
  2. 掌握:~政。~教(jiào )。
  3. 捕捉,逮捕:战败被~。
  4. 坚持:固~。~意。
  5. 实行:~行。
  6. 凭单:回~。
  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8. 姓。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咎 jiù《國語辭典》

咎 [ jiù ]

  1. 灾祸。如:「咎由自取」。《书经·大禹谟》:「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2. 过失。如:「引咎辞职」、「难辞其咎」。《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责攸之、袆、允等咎,以彰其慢。」
  1. 责罚、怪罪。如:「既往不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国人皆咎公。」
  2. 憎恶。《史记·卷三·殷本纪》:「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

咎 [ gāo ]

  1. 大鼓。《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伐咎鼓,撞华钟,猎徒纵,赴榛丛。」通「鼛」。
  2. 姓。如虞舜时有咎繇。
已往 yǐ wǎng
(1).以前。 晋 陶潜 《归去来辞》:“悟已往之不諫,知来者之可追。” 宋 叶适 《始议一》:“嗟夫!是已往之事,不可追而悔者也。”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已往的检讨,足为将来的借鉴。”
(2).以后。《后汉书·吕布传》:“ 布 见 操 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西晋 已往字书,何可全非?但令体例成就不为专輒耳!”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臣恐自兹已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  ——《漢語大詞典》
无可(無可)wú kě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漢語大詞典》
訾 zī《國語辭典》

訾 [ zī ]

  1. 财货。《史记·卷一二二·杜周传》:「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通「资」。
  2. 参见「訾黄 」条。
  3. 姓。如汉代有訾顺。
  1. 计算、估量。《商君书·垦令》:「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列子·说符》:「钱帛无量,财货无訾。」通「赀」。

訾 [ zǐ ]

  1. 诋毁。《庄子·山木》:「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唐·韩愈〈进学解〉:「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2. 厌恶。《管子·形势》:「訾食者不肥体。」唐·尹知章·注:「訾,恶也。」
  3. 计算、衡量。《商君书·垦令》:「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
  4. 考虑。《韩非子·亡征》:「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
  1. 约束的、参照的。《管子·君臣上》:「吏啬夫尽有訾程事律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
  1. 瑕疵。《礼记·檀弓下》:「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