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经时(經時)jīng shí
历久。 汉 蔡邕 《述行赋》:“余有行于 京洛 兮,遘淫雨之经时。”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昼夜修习,废寝与食,经时学之,一日试之。” 唐 权德舆 《玉台体》之九:“莫作经时别,西邻是 宋 家。”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十七:“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漢語大詞典》
求 qiú《國語辭典》
求 [ qiú ]
動- 找尋、探索、設法得到。如:「尋求」、「探求」、「實事求是」、「緣木求魚」。《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懇託、乞助。如:「求助」、「懇求」、「乞求」、「祈求」、「請求」。《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華佗傳》:「又有疾者,詣佗求療。」
- 要求。如:「苛求」、「求全責備」。《論語·微子》:「無求備於一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貪圖。《論語·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徐夤〈潤屋〉詩:「潤屋豐家莫妄求,眼看多是與身讎。」
- 招引。《易經·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孟子·公孫丑上》:「今國家間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
- 姓。如漢代有求仲。
壮士(壯士)zhuàng shì
(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治 蒲 ,请见於 孔子 曰:‘ 由 愿受教於夫子。’ 子 曰:‘ 蒲 其何如?’对曰:‘邑多壮士,又难治也。’”《史记·货殖列传》:“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北史·齐炀王宪传》:“既至殿门, 宪 独被引进。帝先伏壮士於别室,至即执之。 宪 辞色不挠,固自陈説。”《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 贺兰进明 ﹞惧师出且见袭,又忌 巡 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 霽云 壮士,欲留之。” 宋 苏轼 《送李公恕赴阙》诗:“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絛。”《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此人如何这般冠带?名呼做杀虎壮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猿》:“选壮士三十人,持兵负粮,巖栖野食。” 郭小川 《昆仑行》诗一:“戈壁滩上的黑砂哟,埋没过千万壮士的梦幻。”
(2).体健力大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来晨熟擣,作木范之,令饼方一尺、厚二寸,使壮士熟踏之。”
(3).指武士装束的人。《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装束得七品琴堂样子……还有一个朱缨花袞的长官,一个赤面白髯的壮士。”
(4). 太平天囯 取试武士分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称为壮士,相当于 清 制的进士,职同军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论》:“至武秀才等则改称英士、猛士、壮士、威士之殊。英谓其英多磊落也;猛谓其猛可济宽也;壮谓其克壮大猷也;威谓其有威可畏也。”参阅 太平天囯 《钦定士阶条例》。 ——《漢語大詞典》
(2).体健力大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来晨熟擣,作木范之,令饼方一尺、厚二寸,使壮士熟踏之。”
(3).指武士装束的人。《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装束得七品琴堂样子……还有一个朱缨花袞的长官,一个赤面白髯的壮士。”
(4). 太平天囯 取试武士分为一、二、三三甲,第三甲若干名称为壮士,相当于 清 制的进士,职同军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论》:“至武秀才等则改称英士、猛士、壮士、威士之殊。英谓其英多磊落也;猛谓其猛可济宽也;壮谓其克壮大猷也;威谓其有威可畏也。”参阅 太平天囯 《钦定士阶条例》。 ——《漢語大詞典》
忧国(憂國)yōu guó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漢語大詞典》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副-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边声(邊聲)biān shēng
(1).指边境上羌管、胡笳、画角等音乐声音。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吟啸成羣,边声四起。” 唐 骆宾王 《望月有所思》诗:“晓色依关近,边声杂吹哀。” 宋 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词:“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霜引边声来朔塞,日摇 河 色上城楼。”
(2).边人的书信。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五:“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 汉 音。”
(3).边防的声势。《宋史·兵志四》:“欲乞详酌,罢提举官,以弓箭手復隶帅司,务求以振边声。”
(4).指边境警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既至京师,边声益急,闻北兵阻 荆江 。” 明 张居正 《寄陈松谷相公》:“别后,边声四起,羽檄交驰,幸内外麤备,虏亦旋遁。” ——《漢語大詞典》
(2).边人的书信。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五:“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 汉 音。”
(3).边防的声势。《宋史·兵志四》:“欲乞详酌,罢提举官,以弓箭手復隶帅司,务求以振边声。”
(4).指边境警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既至京师,边声益急,闻北兵阻 荆江 。” 明 张居正 《寄陈松谷相公》:“别后,边声四起,羽檄交驰,幸内外麤备,虏亦旋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