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三秋心力尽,经略见才雄。

谢榛明代〕《赠董职方德甫擢光禄卿

三秋心力尽,经略见才雄。
董策今谁在,班铭志已同。
才收卫律叛,更赏霍家功。
神武惟龙准,凭陵自犬戎。
兵张群议后,官转百忧中。
侯火惊燕甸,宵衣想汉宫。
将星寒动塞,卿月夜临空。
尚忆长征子,持戈向北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秋心力经略才雄

三秋 sān qiū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李善 注:“秋有三月,故曰三秋。” 宋 柳永 《望海潮》词:“重湖迭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3).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4).秋收、秋耕、秋种的统称。  ——《漢語大詞典》
心力 xīn lì
(1).心思和能力。《左传·昭公十九年》:“尽心力以事君。”《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 玉 仁爱不矜,虽贫贱廝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郭沫若 《沸羹集·〈悼念A·托尔斯泰〉》:“他说:‘我爱人生,我本着全副的心力反对抽象,反对唯心论的人生观。’”
(2).指精神与体力。 明 张居正 《答宣大王巡抚言蓟边要务》:“僕十餘年来,经营 蓟 事,心力俱竭。”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故为之缕述始末,以见余於此事心力交尽,卒之无功,有憾。”
(3).指思维能力,才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且 华 人之心力,未必远逊西人也。多有 华 人习学日久,技艺日精。” 鲁迅 《伪自由书·保留》:“至于少年和儿童,则拼命的使尽他们稚弱的心力和体力。”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经略(經略)jīng lüè
(1).经营治理。《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杜预 注:“经营天下,略有四海,故曰经略。”《汉书·叙传下》:“自昔 黄 唐 ,经略万国。”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 英 人经略 印度 之起点,在千六百三十九年。”
(2).筹划;谋划。《晋书·袁乔传》:“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於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守门诣闕,献书言计,率多空薄,高自矜夸,无经略之大体,咸粃糠之微事。”《旧唐书·韦顗传》:“性嗜学,尤精阴阳、象纬、经略、风俗之书。”
(3).官名。 南北朝 时曾设经略之职, 唐 初边州置经略使, 宋 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民兵之事,皆简称“经略”。 明 及 清 初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职位在总督之上。 民国 初尚有沿置者。《旧唐书·裴矩传》:“ 矩 盛言西域多珍宝及 吐谷浑 可并之状,帝信之,仍委以经略。” 清 李渔 《奈何天·攒羊》:“下官 袁瀅 是也。自从擢举边才,蒙圣恩授以经略之职。” 邹鲁 《护法之役》三:“及 曹 部 吴佩孚 攻破 荆 襄 及 湖南 衡山 等处,乃任 张敬尧 为 湖南 督军, 曹錕 为 四川 、 广东 、 湖南 、 江西 四省经略。”参阅《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宋史·职官志七》。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才雄 cái xióng
(1).杰出的人才。《后汉书·窦融传赞》:“悃悃 安丰 ,亦称才雄。”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 安西 幕府多才雄,喧喧唯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2).指才力雄健。 明 张居正 《游南海子》诗:“此日从臣俱寂寞, 上林 谁復叹才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