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双鱼岁晚渡江津,笋饭犭屯羹又换春。

徐渭明代〕《寄上海诸友人

双鱼岁晚渡江津,笋饭犭屯羹又换春。
弃印可望天上客,射书元属海东人。
天愁夜幕铃偏急,栅暗缧藤鼠正巡。
湖水万重兰芷隔,因君还上佩芳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双鱼岁晚渡江

双鱼(雙魚)shuāng yú
(1).两鱼。 晋 傅玄 《秋兰篇》:“双鱼自踊跃,两鸟时迴翔。”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唐 李贺 《钓鱼》诗:“菱丝縈独茧,蒲米蛰双鱼。”
(2).指书信。 唐 唐彦谦 《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 明 刘基 《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词:“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参见“ 双鲤 ”。  ——《漢語大詞典》
岁晚(岁晚)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
唐 李嘉祐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唐 戴叔伦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
唐 李益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 岁晚烟霞重,川寒云树微。
唐 张众甫 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 君看波上客,岁晚独垂纶。
唐 元稹 遣病十首 其七 岁晚我独留,秋深尔安适。
唐 韩愈 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岁晚偏萧索,谁当救晋饥。
宋 张栻 立春日禊亭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骈字类编》
渡江
后汉书宋均传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分类字锦》
津 jīn《國語辭典》

津 [ jīn ]

  1. 渡口。《論語·微子》:「使子路問津焉。」唐·王昌齡〈沙苑南渡頭〉詩:「津人空守纜,村館復臨川。」
  2. 交通要道。《宋書·卷一·武帝紀上》:「時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則今日過關津,度州郡,沒揣的逢他敵人。」
  3. 水、汁液。南朝梁·沈約〈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詩〉:「滄浪有時濁,清濟涸無津。」唐·王勃〈九成宮東臺山池賦〉:「露菊傾津,嗣南商之逸興。」
  4. 口水。如:「生津止渴」。
  5. 大陸地區天津市的簡稱。如:「津浦鐵路」。
  1. 滋潤。《西京雜記·卷五》:「太平之世,則風不鳴條,開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塊,潤葉津莖而已。」
笋 ( 筍 ) sǔn《國語辭典》
  1. 「筍 」的異體字。
饭 ( 飯 ) fàn
饭 [ fàn ]
  1.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
  2.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
  3.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 喂牲畜:~牛。
犭 quǎn
犭 [ quǎn ]
     ◎ 同“”。用作偏旁。俗称“反犬旁”。
屯 tún/zhūn《國語辭典》

屯 [ tún ]

  1. 聚集、储存。如:「屯集」、「屯积」、「聚草屯粮」。《楚辞·屈原·离骚》:「屯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2. 驻军防守。如:「屯兵」、「屯扎」。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
  3. 驻军在戍地垦荒耕种。如:「屯田」。《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以将屯为名。」唐·颜师古·注:「且云领兵屯田。」
  4. 堆叠、阻挡。如:「大雪屯门」、「水来土屯」。《水浒传·第二三回》:「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1. 村庄。如大陆地区辽宁沈阳的皇姑屯。《红楼梦·第三九回》:「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
  2. 军营。《管子·轻重乙》:「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文选·张衡·西京赋》:「卫尉入屯,警夜巡昼。」

屯 [ chún ]

  1. 参见「屯留县 」条。

屯 [ zhūn ]

  1. 困难、危难。《西游记·第三七回》:「你的灾屯,想应天付,却与我相类。」
  2.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坎(☵)​上。象刚柔始交而难生之义。
  3. 县名。即屯留。位于大陆地区山西省省境东南,摩诃岭东北。或读为ㄔㄨㄣˊ chún。
  4. 姓。如汉代有屯莫。
  1. 参见「屯邅 」条。
  1. 吝惜。《易经·屯卦·九五》:「屯其膏。」宋·苏轼〈奏户部拘收度牒状〉:「不忍小臣惑误执政,屯膏反汗,亏污圣德,惜毫毛之费,致丘山之损。」
羹 gēng《國語辭典》

羹 [ gēng ]

  1. 用肉、菜等芶芡煮成的浓汤。《左传·隐公元年》:「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1. 一种烹饪方法。材料加水或高汤煮滚,用芡粉勾芡成薄糊状。

羹 [ láng ]

  1. 不羹:地名。春秋时地,故址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襄阳县东南。《左传·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陈、蔡、不羹。」晋·杜预·注:「襄阳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换 ( 換 ) huàn
换 [ huàn ]
  1. 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对~。~工。~文。兑~。
  2. 更改,变:变~。更(gēng )~。~马(喻撤换担负某项职务的人,含贬义)。~样。~气。~言之(换句话说)。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