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朴学元知縻岁月,残生竟是老渔樵。

陆游宋代〕《雨夜

断岸轻烟著柳条,孤村小雨夜萧萧。
荒鸡隔浦声相续,短烛无风焰自摇。
朴学元知縻岁月,残生竟是老渔樵。
最怜鬓畔千茎雪,日日春风吹不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朴学岁月残生竟是渔樵

朴学(朴學)pǔ xué
(1).本指上古朴质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汉书·儒林传·欧阳生》:“ 宽 有俊材,初见 武帝 ,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 宽 説,可观。’”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书等制》:“上知自得,不器难名,既擅高文,兼通朴学,掌言纶阁,典贡春闈。” 明 方孝孺 《家兄寄中秋会饮诗因分韵述怀以答》:“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孔子 以后 董仲舒 以前的儒学是 汉 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
(2).指 清 代学者继承 汉 儒学风而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 清 梅曾亮 《〈十经斋文集〉序》:“人以先生邃於经而工於文,异乎朴学之士。”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乾 嘉 鉅卿魁士,相率为形声训詁之学,几乎人肆篆籀,家耽《苍》《雅》矣。諏经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访碑碣,又渐而搜及古专,谓可以印证朴学也。” 姚锡钧 《论诗绝句》:“放言高论 陈同甫 ,朴学奇才 纪晓嵐 。”参阅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  ——《漢語大詞典》
元 yuán《國語辭典》

元 [ yuán ]

  1. 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 量词。计算钱币的单位。一元等于十角。如:「十元」、「五十元」。通「圆」。
  3. 代数式中,表示未知数的文字称为「元」。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4. 朝代名。参见「元朝 」条。
  5. 姓。如唐代有元稹。
  1. 为首的。如:「元凶」、「元首」。
  2. 开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
  3. 大的。《书经·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高柔传》:「逮至汉初,萧、曹之俦并以元勋代作心膂。」
  4. 善的。《书经·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迺贞吉之元符。」
  5. 基本的。如:「元素」。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縻 mí《國語辭典》

縻 [ mí ]

  1. 牵引牛的绳子。《说文解字·糸部》:「縻,牛辔也。」《文选·潘岳·藉田赋》:「坻场染屦,洪縻在手。」
  2. 姓。如商代有縻元。
  1. 系缚、牵绊。《三国志·卷二八·魏书·诸葛诞传》:「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就戮,吾当以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也。」宋·苏轼〈僧惠勤初罢僧职〉诗:「既为物所縻,遂与吾辈同。」
岁月(歲月)suì yuè
(1).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 江 淮 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沈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
(2).指短时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 田 宗彊,负海阻 河 济 ,南近 楚 ,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 伊洛 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漢語大詞典》
残生(殘生)cán shēng
(1).残害生命;伤害身体。《庄子·骈拇》:“若其残生损性,则 盗跖 亦 伯夷 已。” 宋 王安石 《示公佐》诗:“残生伤性老躭书,年少东来復起予。”
(2).残存;残馀的岁月、生命。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二七:“如彼梧桐,虽残生而犹死。” 唐 杜甫 《客亭》诗:“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西游记》第五六回:“小和尚,你师父説你腰里有盘缠,趁早拿出来,饶你们性命!若道半个‘不’字,就都送了你的残生!”  ——《漢語大詞典》
竟是
还是,毕竟是  ——《整理自网络》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渔樵(漁樵)yú qiáo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