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抚心私自怜,仰屋窃叹愀。

王安石宋代〕《韩持国见访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无求。
弱力惮耕稼,衣食当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头。
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
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
治民岂吾能,闲僻庶可偷。
谬恩当徂冬,黾勉始今秋。
岂敢事高蹇,茫然乖本谋。
抚心私自怜,仰屋窃叹愀。
强骑黄饥马,欲语将谁投。
赖此城下宅,数蒙故人留。
揽衣坐中庭,仰视白云浮。
白云御西风,一一向沧洲。
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抚心私自仰屋叹愀

抚心(撫心)fǔ xīn
(1).谓收敛心神。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於是抚心定气,復见所梦。”
(2).抚摸胸口。表示感叹。《列子·汤问》:“ 师襄 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 之清角, 邹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引领不可见,抚心徒自伤。” 马骏声 《端阳赫丽楼独酌》诗:“客里光阴草草过,抚心高蹈奈愁何!”
(3).抚摸胸口。表示反省自问。 明 于谦 《辞钦赐第宅疏》:“臣羌无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赐,抚心如惧,揣分何堪。”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受圣主累世豢养之恩,怀名师特达知遇之感,抚心切齿,罔报涓埃。”  ——《漢語大詞典》
私自 sī zì
(1).自己;亲自。《汉书·食货志上》:“又私自送往迎来,弔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唐 李嘉祐 《晚登江楼有怀》诗:“心閒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红楼梦》第五十回:“老祖宗今儿也不告诉人,私自就来了。”
(2).私下;暗自。 唐 高适 《别董大》诗之二:“六翮飘颻私自怜,一离 京洛 十餘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宋 苏轼 《上蔡省主论放欠书》:“ 軾 於门下,踪迹絶疎,然私自揆度,亦似见知於明公者。” 明 袁宏道 《戏题斋壁》诗:“举眼尽无欢,垂头私自鄙。”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沪 宁 的克复,在看见电报的那天,我已经一个人私自高兴过两回了。”
(3).犹擅自。背着别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 宋 苏轼 《缴进陈绎词头状》:“右臣等勘会 陈绎 知 广州 日,私自取索,用市舶库乳香斤两至多。” 清 任泰 《质疑·经义》:“按 韩宣子 ,买环於 郑 商人,商人曰:‘必告君大夫,似 春秋 时珠玉之等,有不得私自越境者,故得玉必献之 子罕 。’” 袁静 《伏虎记》第十回:“有吃的可以拿些吃的,可是不准私自往自己兜里装别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
怜 ( 憐 ) lián《國語辭典》
  1. 「怜 」的异体字。
仰屋 yǎng wū
卧而仰望屋梁。(1)形容无计可施。《后汉书·寒朗传》:“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仰屋卧太息,起行涕淋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苏仙》:“偶缺晨炊,仰屋无计。” 谭嗣同 《仁学》二二:“杼轴繁而悬鶉之衣絶,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2)卧而仰望屋梁。《梁书·南平王伟传》:“ 恭 每从容谓人曰:‘下官歷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后因以“仰屋”形容苦思冥想的样子。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序》:“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於覆车之愧。”  ——《漢語大詞典》
窃 ( 竊 ) qiè
窃 [ qiè ]
  1. 偷盗:偷~。~取。
  2.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位。~夺。
  3. 私自,暗中:~笑。~听。
  4. 谦辞,指自己:~谓。~以为可行。
叹愀(歎愀)tàn qiǎo
叹惋。 宋 欧阳修 《葛氏鼎》诗:“二三子学雕琳球,见之始惊中叹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