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形-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形-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少壮(少壯)shào zhuàng
(1).年轻力壮。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櫂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 杜甫 《垂老别》诗:“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谢觉哉 《长征中的艰苦与快乐》:“行军时候,少壮的同志总是先到达预定的宿营地。”
(2).年轻力壮的人。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霜戈驱少壮,败屋弃羸耋。”《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復补以少壮。” 清 刘大櫆 《义士吴君传》:“城且破,君为倡,率少壮力为防御。”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一:“后来国内战争剧烈,农民少壮都受征调。” ——《漢語大詞典》
(2).年轻力壮的人。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霜戈驱少壮,败屋弃羸耋。”《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復补以少壮。” 清 刘大櫆 《义士吴君传》:“城且破,君为倡,率少壮力为防御。”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一:“后来国内战争剧烈,农民少壮都受征调。”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名-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老苍(老蒼)lǎo cāng
(1).鬓发灰白的老人。亦形容容颜苍老。 唐 杜甫 《壮游》诗:“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陈毅 《泗宿道中》诗:“相见问安好,老苍惊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她已找不到了自己的青春,可也并不老苍。”
(2).犹老练。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清 黄景仁 《三十夜怀梦殊》诗:“我病甘摇落,君才更老苍。”
(3).形容树木葱郁。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平畴蔚以穉緑,乔木森其老苍。” ——《漢語大詞典》
(2).犹老练。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清 黄景仁 《三十夜怀梦殊》诗:“我病甘摇落,君才更老苍。”
(3).形容树木葱郁。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平畴蔚以穉緑,乔木森其老苍。” ——《漢語大詞典》
朝荣(朝榮)cháo róng
(1).早晨开花。《晋书·文苑传·王沈》:“丹轂灭族, 吕 霍 哀吟,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木堇》:“木堇夕死朝荣。”《宋史·文苑传一·朱昂》:“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
(2).指早晨开的花。 晋 陆机 《园葵》诗:“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晋 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宋 秦观 《俞公达待制挽词》之二:“可道风流回首尽,兰芝庭下粲朝荣。”
(3).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恍惚,谓须臾间也。如迴掌之反覆,朝荣之开落也。”参见“ 木槿 ”。 ——《漢語大詞典》
(2).指早晨开的花。 晋 陆机 《园葵》诗:“朝荣东北倾,夕颖西南晞。” 晋 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 宋 秦观 《俞公达待制挽词》之二:“可道风流回首尽,兰芝庭下粲朝荣。”
(3).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恍惚,谓须臾间也。如迴掌之反覆,朝荣之开落也。”参见“ 木槿 ”。 ——《漢語大詞典》
暮歇
唐 孟云卿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
唐 无可 暮秋宿友人居 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骈字类编》
唐 无可 暮秋宿友人居 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骈字类编》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舜英 shùn yīng
木槿花。《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 吴 锦好渝,舜英徒艳。” 隋 江总 《南越木槿赋》:“ 东方 记乎夕死, 郭璞 赞以朝荣, 潘 文体其夏盛, 嵇 赋悯其秋零,此则 京华 之丽木,非 于越 之舜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