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沙河塘上痴儿女,犹诵钱塘太守名。

杨基明代〕《壬子清明看花有感(有序)

吉祥寺里千堆锦,绿发仙人对花饮。
腰鼓金盘五色蓝,醉归犹带花枝寝。
东风壬子几清明,三百年来寺已倾。
沙河塘上痴儿女,犹诵钱塘太守名。
看花我亦逢壬子,况是清明非偶耳。
莫论南浦与西湖,楚水吴山正相似。
青莲居士识前因,金粟如来见后身。
总不能知尘外劫,也须曾是会中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沙河塘上痴儿女钱塘太守

沙河
唐 王贞白 出自蓟北门行 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
唐 郑谷 送人游边 碛树藏城近,沙河漾日流。
宋 苏轼 惜花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摧。
宋 苏轼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骈字类编》
塘上
宋 梅尧臣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四 塘上挽船人,塘泥深及胫。
《韵府拾遗 漾韵》:江总宛转歌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辛苦行  ——《骈字类编》
痴儿女(癡兒女)chī ér nǚ
亦作“痴儿女”。 沉迷于恋情的男女。《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我不必详细叙述这一对痴儿女相爱的种种细节了。”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诵 ( 誦 ) sòng
诵 [ sòng ]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背~。~诗。
  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之”。
  3. 诗歌:作~(作诗)。
  4. 怨谤。
钱塘(錢塘)qián táng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漢語大詞典》
太守 tài shǒu
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  ——《漢語大詞典》
名 míng《國語辭典》

名 [ míng ]

  1.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2.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3. 声誉。如:「盛名」、「令名」。
  4.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 量词:➊ ​ 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➋ ​ 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1.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1.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2.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