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我时赏花仍吊古,花亦灿然为露齿。

杨基明代〕《湘阴庙梨花(有序)

平生厌看桃与李,惟有梨花心独喜。
海雪楼前雪一株,岁岁清明醉花底。
北山冈下花最盛,千树玲珑围绿水。
前年骑马赏花处,我与河东两人耳。
青苔满地芳草合,只有黄鹂映花蕊。
当时美人三阁上,宝髻慵梳初睡起。
镜里争先试一枝,真态欲将春色比。
楼空燕去花自落,细雨黄昏泪如洗。
疏篱萧萧茅屋破,况复临春开结绮。
我时赏花仍吊古,花亦灿然为露齿。
归来婆娑簪满帽,十日罗衣香不止。
去年相忆豫章城,咫尺春江如万里。
今年邂逅洞庭曲,细萼含愁照清泚。
人至魂消楚雨中,花应肠断湘烟里。
三年胜游不再得,百岁欢娱能有几。
吉祥牡丹非旧梦,玄都桃花亦如此。
更约明年载酒来,莫笑花前人老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赏花吊古灿然露齿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赏花(赏花)
唐 元稹 酬窦校书二十韵 赏花珠并缀,看雪璧常连。  ——《骈字类编》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1.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1.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2.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吊古(弔古)diào gǔ
凭吊往古之事。 唐 李端 《送友人》诗:“闻説 湘 川 路,年年弔古多。” 宋 陈与义 《登岳阳楼》诗:“白头弔古霜风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清 黄遵宪 《到广州》诗:“秋风独上 越王臺 ,弔古伤今几霸才。”  ——《漢語大詞典》
花 huā《國語辭典》

花 [ huā ]

  1.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包括花萼、花冠、花蕊、花托。可供人觀賞。如:「菊花」、「梅花」、「玫瑰花」。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3. 比喻美女。如:「姊妹花」、「解語花」、「交際花」、「尋花問柳」。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4. 姓。如唐代有花敬定。
  1. 有花的。如:「花季」。
  2.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
  3. 式樣、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
  4.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5. 模糊不清。如:「眼睛都花了。」
  6. 人心性不定、好玩樂稱為「花」。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1. 開花。唐·杜甫〈偪仄行〉:「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2. 耗費。如:「花錢」、「花時間」、「這些錢夠他花的了。」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灿然(燦然)càn rán
(1).明白;显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文理灿然而厚,知广大有而博。”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邵 蔡 二子,盖将发诸子之所未言,而使理与数灿然於天地之间也,其功亦不细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且章奏文报,灿然指掌。”
(2).明亮貌。 宋 梅尧臣 《夜》诗:“羣物各已息,众星灿然森。”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花边水际,灯烛灿然。” 冰心 《庄鸿的姊姊》:“四壁的梅花瘦影,交互横斜,炉火熊熊,灯光灿然。” 艾芜 《海岛上》:“左边的岛屿,则真是万家灯火,通体灿然。”
(3).鲜丽貌。 宋 苏轼 《谢惠生日诗启》:“灿然华袞之荣,自省庸虚,惟知愧汗。”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缪》:“衣成矣,加以修饰,未尝不灿然耀目。” 张贤亮 《土牢情话》第九章:“她像一片未经污染的土地,上面仍然灿然地开放着鲜花。”
(4).形容文辞华丽可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颜标 典 鄱阳 ,鞠场亭宇初搆, 巖杰 纪其事,文成,灿然千餘言。”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牘。”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分别》:“老安人且莫縈牵,那秀才文章灿然,管登科,作状元。”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露齿 lù chǐ
龀牙咧嘴的脸部表情;尤指咧开大嘴的笑  ——《整理自网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