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闻道君王走玉骢,犊车不用聘昭容。

吴伟业清代〕《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鴐鹅逢天风,北向惊飞鸣。飞鸣入夜急,侧听弹琴声。

借问弹者谁,云是当年卞玉京。玉京与我南中遇,家近大功坊底路。

小院青楼大道边,对门却是中山住。中山有女娇无双,清眸皓齿垂明珰。

曾因内宴直歌舞,坐中瞥见涂鸦黄。问年十六尚未嫁,知音识曲弹清商。

归来女伴洗红妆,枉将绝技矜平康。如此才足当侯王。

万事仓皇在南渡,大家几日能枝梧。诏书忽下选蛾眉,细马轻车不知数。

中山好女光徘徊,一时粉黛无人顾。艳色如为天下传,高门愁被旁人妒。

尽道当前黄屋尊,谁知转盼红颜误。南内方看起桂宫,北兵早报临瓜步。

闻道君王走玉骢,犊车不用聘昭容。幸迟身入陈宫里,却早名填代籍中。

依稀记得祁与阮,同时亦中三宫选。可怜俱未识君王,军府抄名被驱遣。

漫咏临春琼树篇,玉颜零落委花钿。当时错怨韩擒虎,张孔承恩已十年。

但教一日见天子,玉儿甘为东昏死。羊车望幸阿谁知,青冢凄凉竟如此。

我向花间拂素琴,一弹三叹为伤心。暗将别鹄离鸾引,写入悲风怨雨吟。

昨夜城头吹筚篥,教坊也被传呼急。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

私更装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渚船。剪就黄絁贪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

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月明弦索更无声,山塘寂寞遭兵苦。

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贵戚深闺陌上尘,吾辈漂零何足数。

坐客闻言起叹嗟,江山萧瑟隐悲笳。莫将蔡女边头曲,落尽吴王苑里花。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闻道君王玉骢犊车不用昭容

闻道(聞道)wén dào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漢語大詞典》
君王 jūn wáng
(1).古称天子或诸侯。《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 笺:“室家,一家之内。 宣王 将生之子,或且为诸侯,或且为天子。”《楚辞·招魂》:“君王亲发兮惮青兕。” 王逸 注:“言 怀王 是时亲自射兽,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清 谭献 《〈箧中词〉序》:“ 昇元 、 靖康 ,君王为之;将相大臣, 范仲淹 、 辛弃疾 为之。”
(2).诸王之尊称。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按,此指 临川王 刘义庆 。 南朝 梁 沈约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五:“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漢語大詞典》
走 zǒu《國語辭典》

走 [ zǒu ]

  1. 疾行、奔跑。如:「奔走」。汉·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 步行。如:「走路」。《文选·张衡·西京赋》:「走索上而相逢。」
  3. 逃跑。如:「逃走」、「败走」。《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4. 离开。如:「走开」、「我明天就要走了。」
  5. 泄漏。如:「走漏」、「走光」、「走电」。《水浒传·第一八回》:「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
  6. 接触、交往。如:「他们两家走得很勤。」
  7. 失去原来的形态。如:「走味」、「走样」、「走调」。
  8. 移动、挪动。如:「拿走」、「我的表走得很准。」、「这步棋走错了。」
  9. 到处游荡。参见「走江湖 」条。
  10. 往、去。如:「走往」、「走访」。
  1. 供行走的。如:「走道」。
  2. 供驱使的、供使役的。如:「贩夫走卒」。
  3. 在陆地上行动的。如:「飞禽走兽」。
  1. 兽类的总称。《文选·左思·吴都赋》:「穷飞走之栖宿。」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玉骢(玉驄)yù cōng
即玉花骢。泛指骏马。 唐 韩翃 《少年行》:“千里斑斕喷玉驄,青丝结尾綉缠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柳丝长玉驄难繫,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暉。” 清 赵翼 《香山夜归即事》诗:“玉驄亦解人良会,故踏花阴缓缓归。” 郑泽 《杏花》诗:“閒策玉驄游暖昼,春风红到 宋 家东。”参见“ 玉花驄 ”。  ——《漢語大詞典》
犊车(犢車)dú chē
牛车。 汉 诸侯贫者乘之,后转为贵者乘用。《汉书·蔡义传》:“﹝ 蔡义 ﹞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 义 买犊车,令乘之。”《宋书·礼志五》:“犊车,軿车之流也。 汉 诸侯贫者乃乘之,其后转见贵。 孙权 云‘车中八牛’,即犊车也。 江 左御出,又载储偫之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帝著白帢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 神虎门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京师承平时,宗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 清 曾异撰 《江北道中》诗:“夕阳人马影,高岸犊车尘。”  ——《漢語大詞典》
不用 bù yòng
(1).不听从;不采纳。《管子·小匡》:“於子之乡,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长弟於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史记·五帝本纪》:“ 蚩尤 作乱,不用帝命。於是 黄帝 乃徵师诸侯,与 蚩尤 战於 涿鹿 之野,遂禽杀 蚩尤 。”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世固有不用其言,而又不许其引退者,正君子之困也。”
(2).不应用;废弃。《商君书·靳令》:“六蝨不用,则兵民毕竞劝而乐为主用。”
(3).不为所用。《管子·权修》:“举事不成,应敌不用。”
(4).不必;无须。 唐 王昌龄 《别皇甫五》诗:“溆浦潭阳隔 楚 山,离尊不用起愁颜。” 宋 苏轼 《刁同年草堂》诗:“主人不用怱怱去,正是红梅著子时。” 明 李贽 《与曾继泉》:“我 黄宜人 虽然回归,我实不用牵挂,以故我得安心寓此,与朋友嬉游也。” 金近 《黑心魔术家》:“他自己能变钞票,那就不用变魔术挣钱了。”
(5).中医术语。肢体失去活动能力谓之不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风总括》:“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  ——《漢語大詞典》
聘 pìn《國語辭典》

聘 [ pìn ]

  1. 古代诸侯国间遣使通问。《左传·宣公十年》:「季文子初聘于齐。」
  2. 以礼征招、恭请。今多指请人来任职做事。如:「约聘」、「征聘」。《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礼记·月令》:「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3. 订婚。明·归有光〈先妣事略〉:「有光补学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1. 订婚。或指订婚时男方赠与女方的信物和礼物。如:「大聘」、「小聘」、「下聘」 。

聘 [ pìng ]

  1. 女儿出嫁。如:「聘姑娘」。
昭容 zhāo róng
(1). 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
(2).古女官名。 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 汉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 九嬪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