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黄冈溪头懒垂钓,未央殿前思上书。

刘炳明代〕《寄徐宗周兼柬杨焕文阮宗泰

李家池头去年别,大风扬沙天欲雪。
赠我鲤鱼三十腮,杨柳穿来带寒血。
今年八月芝山楼,我欲少住君不留。
蹇驴落日冒秋暑,鬓丝汗溢黄尘流。
近过阮公茅屋底,说君沉疴几不起。
九月十月方离床,强健近来差可喜。
相望片云危石山,来往每嫌消息艰。
斯文凋谢少知己,恨不连墙相往还。
却忆少年从义日,闻鸡不眠追祖逖。
杀敌风吹宝剑腥,打围雪压雕鞍湿。
诸葛曾怀汉室忧,包胥亦有秦庭泣。
投老相看海岳清,夙昔患难同离情。
归来庐井有桑梓,拜扫丘墓除榛荆。
传家书在晚还读,负郭田深春自耕。
爱君窗前修竹大,听雨何时对床卧。
却扶藜杖过杨兄,使酒怕渠时骂坐。
气略颇与常人殊,天经地轨谈《阴符》。
黄冈溪头懒垂钓,未央殿前思上书。
功名定有国士报,肝胆好将民瘼苏。
黄金之台一千尺,白日横飞虎生翼。
吕望八十方致身,五十富贵朱买臣。
时来勋业自有待,岂得甘作渔樵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黄冈溪头垂钓未央殿前上书

黄冈(黄冈)
宋 苏轼 送沈逵赴广南 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
宋 陆游 泊三江口 迟明离武昌,薄暮次黄冈。  ——《骈字类编》
溪头(溪頭,谿頭)xī tóu
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
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漢語大詞典》
懒 ( 懶 ) lǎn
懒 [ lǎn ]
  1. 怠惰,与“”相对:~汉。~怠。~散。~洋洋。
  2. 疲倦,没力气:伸~腰。浑身酸~。
垂钓(垂釣)chuí diào
垂竿钓鱼。 汉 严忌 《哀时命》:“下垂钓於谿谷兮,上要求於僊者。”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碧野 《富春江畔·钓鱼台》:“遥想当年, 严子陵 在 钓鱼台 上垂钓,鲥鱼肥鲜。”  ——《漢語大詞典》
未央 wèi yāng
(1).未半。《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朱熹 集传:“央,中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 颜师古 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 宋 苏轼 《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瀲瀲夜未央。” 柔石 《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
(2).不久,不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絶灭。” 王冰 注:“央,久也,远也。” 清 龚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赋》:“有气自东南隅来者,冉冉兮若青云之始翔,蔼蔼兮若初日之未央。”
(3).未尽;无已。《楚辞·离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王逸 注:“央,尽也。”《汉书·礼乐志》:“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二:“ 秦 陇 逼 氐 羌 ,征人去未央。” 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惟夫人,胄 东阳 。嬪德门,家有光。命虽絶,庆未央。”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感吾皇,感吾皇,天恩高广……愿万岁千秋,圣寿未央。”
(4).无边无际。《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王安石 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高亨 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义侠英雄美少年,艳阳春景未央天。出门游玩长生乐,緑暗红稀翡翠园。”
(5). 汉 代官名。
(6).见“ 未央宫 ”。
(7).本为 汉 宫名,借指宫殿。 宋 苏轼 《秋兴》诗之三:“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宋 李纲 《次韵季弟善权阻雪古风》:“忆昔 宣和 全盛年,嘉瑞应期来自天。千官朝贺未央里,仰视龙尾垂蜿蜒。” 清 孙枝蔚 《旧宫人》诗:“宫衣叠后未开箱,梦里承恩入未央。”  ——《漢語大詞典》
殿前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唐 王昌龄 殿前曲二首 其一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皮日休 惠山听松庵 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  ——《骈字类编》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上书(上書)shàng shū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战国策·齐策一》:“﹝ 齐威王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 絳侯 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繫清室。”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清 龚自珍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
(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 贺捷生 上书 毛主席 ,要求寻找 贺龙 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
(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 春香 ,请小姐上书。”《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 代儒 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孙少爷 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 陈奶妈 催你歇着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