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青岛无前期,黄湾宜早住。

卢宁明代〕《己酉入觐夜过鄱阳湖三十二韵

月黑鄱龙湖,无风不可渡。况复金飙鸣,搴帷逆浪溯。

舟浅行箧单,不任波涛吼。乾坤荡欲浮,蛟蜃纷以抪。

野霭蔽匡庐,玄云杂苍雾。彭泽隐无依,吴城渺难据。

横烟浩淼茫,恶少潜招聚。万境灭行踪,百丈迷牵步。

青岛无前期,黄湾宜早住。长年懒被嗔,晚宿畏逢怒。

翱翔课海歌,黾勉不敢诉。长庚没已深,七宿横空溯。

试险三十里,惊问生烦怖。天地一孤舟,进止浑无厝。

击楫矢中流,必济勿疑顾。况复觐天颜,迟我惇成裕。

戒徒罔复睡,束缚厚衣袽。望气备风妖,登楼理战具。

桡挥六鹢翰,箭耀九龙鞲。旌转风忽条,星扬光乍露。

帆高开水鸣,舟顺奔电赴。暖浪濯清蒲,晴洲俨芳杜。

鞋岛已脱尘,妆台若流婺。五鼓下龙城,马当报晨寤。

舟子贺同安,推窗慰鸥鹭。吏喜称再生,仆忻废朝哺。

君子仗皇灵,况复脩候度。海岳胥护持,忠信天所祚。

居常即甚荣,遇变亦孔固。不被鬼神猜,宁令蝄蟓忤。

所贵明达贤,抱正履夷素。珍重父母躯,无以河冰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青岛无前黄湾

青岛(青島)qīng dǎo
草木青翠的岛屿。 唐 张均 《和尹懋登南楼》:“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 唐 贾岛 《送令狐綯相公》诗:“吟看青岛处,朝退赤墀晨。”  ——《漢語大詞典》
无前(無前)wú qián
(1).无在前者。谓向前无所阻。《后汉书·杜林传》:“赤眉兵众百万,所向无前。” 宋 曾巩 《曲珍四厢都指挥使绛州防御使制》:“尔能躬将士徒,摧坚殪敌,斩捕甚众,鼓行无前。” 清 黄鷟来 《题抱阳山人归隐图》诗:“天马不受羈,驍腾气无前。”
(2).前所未有。《陈书·姚察传》:“﹝ 徐陵 ﹞尝谓子 俭 曰:‘ 姚学士 德学无前,汝可师之也。’”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捨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无前之至治。”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漢語大詞典》
期 qī/jī《國語辭典》

期 [ qí ]

  1. 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2. 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1. 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
  2. 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
  3. 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 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期 [ jī ]

  1. 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2. 丧服中期服的简称。《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彊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期 [ ​qī ]

  1. (一)​之又音。
黄湾(黄湾)
宋 苏轼 浴日亭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骈字类编》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1.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2.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3.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1.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2.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2.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早 zǎo《國語辭典》

早 [ zǎo ]

  1. 天刚亮的时候。如:「一大早」、「大清早」、「从早到晚」。
  2. 参见「早安 」条。
  3. 姓。如晋代有早衍。
  1. 晨间的。如:「早饭」、「早操」、「早班」。
  2. 较原时间提前的,未到预定时间的。如:「早退」、「急什么,离开演的时间还早呢!」《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3. 不晚。如:「天色还早,您多坐会儿吧!」
  4. 初时的、先时的。如:「早期」、「早稻」。
  1. 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如:「我们早说好了。」、「他早走了。」
  2. 已经。宋·秦观〈阮郎归·退花新绿渐团枝〉词:「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刘官人谢了又谢,……到得城中,天色却早晚了。」
  3. 还未到适当时间的。如:「早婚」、「早夭」、「早产」。
  4. 到达某一程度还有段距离的。如:「你想赶上他,还早得很呢!」
住 zhù《國語辭典》

住 [ zhù ]

  1. 長期居留。如:「我住在臺北市。」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2. 歇宿。如:「借住一宿」。
  3. 停止。如:「住手」、「住口」。《紅樓夢·第七回》:「只見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周瑞家的將花送上,說明緣故。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
  1. 表示牢固或穩當。如:「記住」、「拿住」、「站住」。《紅樓夢·第三三回》:「賈政還欲打時,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2. 表示停頓或靜止。如:「愣住了」、「呆住了」。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