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风月(風月)fēng yuè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痛爱不已,拟 汉武 《李夫人赋》,其词曰:‘……徙倚云日,裴回风月。’” 唐 吕岩 《酹江月》词:“倚天长啸,洞中无限风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五:“ 江 南 环溪 的风月, 北京 南湾子 头的丝柳。”
(2).指闲适之事。《梁书·徐勉传》:“常与门人夜集,客有 虞暠 求詹事五官, 勉 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咸服其无私。”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3).指诗文。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编成风月三千卷,散与知音论古今。”
(4).指男女间情爱之事。 前蜀 韦庄 《多情》诗:“一生风月供惆悵,到处烟花恨别离。”《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俞太尉 是七十岁的老人家,风月之事,已是没分。”《红楼梦》第十五回:“﹝ 智能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 徐迟 《牡丹》二:“剧中少女是以她的卖弄风情而为君王赏识的。虽然纯洁,天真无邪,然而出于本能的识得风月了。”
(5).犹风骚,风情。《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回目:“ 景阳冈 武松 打虎, 潘金莲 嫌夫卖风月。”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叮嘱》:“我的乖乖,人前休把风月卖。”
(6).风流放荡。《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赵昂 ﹞自幼惯走花柳场中,为人风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 四娘 为人心性风月,好结识个把风流子弟,私下往来。”
(7).指嫖妓。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小官赴京,路从此过,闻知兄弟在於此处风月。”
(8).指艺人。《水浒传》第六一回:“仪表天然磊落, 梁山 上端的驰名。 伊州 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
(9).指妓女。《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先生若无齐治均平的大本领,我 苏小小 风月行藏,便难效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妾身姓 李 ,表字 贞丽 ,烟花妙部,风月名班。” ——《漢語大詞典》
(2).指闲适之事。《梁书·徐勉传》:“常与门人夜集,客有 虞暠 求詹事五官, 勉 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咸服其无私。”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3).指诗文。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引子》:“编成风月三千卷,散与知音论古今。”
(4).指男女间情爱之事。 前蜀 韦庄 《多情》诗:“一生风月供惆悵,到处烟花恨别离。”《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俞太尉 是七十岁的老人家,风月之事,已是没分。”《红楼梦》第十五回:“﹝ 智能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 徐迟 《牡丹》二:“剧中少女是以她的卖弄风情而为君王赏识的。虽然纯洁,天真无邪,然而出于本能的识得风月了。”
(5).犹风骚,风情。《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回目:“ 景阳冈 武松 打虎, 潘金莲 嫌夫卖风月。”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叮嘱》:“我的乖乖,人前休把风月卖。”
(6).风流放荡。《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赵昂 ﹞自幼惯走花柳场中,为人风月。”《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 四娘 为人心性风月,好结识个把风流子弟,私下往来。”
(7).指嫖妓。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小官赴京,路从此过,闻知兄弟在於此处风月。”
(8).指艺人。《水浒传》第六一回:“仪表天然磊落, 梁山 上端的驰名。 伊州 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
(9).指妓女。《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先生若无齐治均平的大本领,我 苏小小 风月行藏,便难效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传歌》:“妾身姓 李 ,表字 贞丽 ,烟花妙部,风月名班。”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佳节(佳節)jiā jié
美好的节日。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诗:“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时值清明佳节,家家士女踏青,处处游人玩景。”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有感赋赠》诗之二:“天遣名山供户牖,老逢佳节占风流。” 冰心 《寄小读者》九:“幸而我素来是不喜热闹的,每逢佳节,就想到幽静的地方去。” ——《漢語大詞典》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湖光
唐 刘长卿 东湖送朱逸人归 山色湖光并在东,扁舟归去有樵风。
唐 刘禹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六 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
唐 皮日休 寄怀南阳润卿 无事只陪看藕样,有钱唯欲买湖光。
唐 杜荀鹤 秋日湖外书事 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
元 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一 楼外湖光白渺茫,楼中少妇试新妆。
元 袁桷 次韵仲章舟中思南湖 长年客影如云度,五月湖光似雪飞。
元 赵奕 游玉山佳处写赠仲瑛 山色溟濛还淡淡,湖光潋滟自漫漫。
元 朱德润 俞元明参军雪中以诗招饮就和韵时学士东泉鲁公大参叔能王公御史子昭郭公同行 湖光万顷送归棹,山鸟一声如唤人。 ——《骈字类编》
唐 刘禹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六 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
唐 皮日休 寄怀南阳润卿 无事只陪看藕样,有钱唯欲买湖光。
唐 杜荀鹤 秋日湖外书事 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
元 张昱 退居湖上投赠杨左丞四首 其一 楼外湖光白渺茫,楼中少妇试新妆。
元 袁桷 次韵仲章舟中思南湖 长年客影如云度,五月湖光似雪飞。
元 赵奕 游玉山佳处写赠仲瑛 山色溟濛还淡淡,湖光潋滟自漫漫。
元 朱德润 俞元明参军雪中以诗招饮就和韵时学士东泉鲁公大参叔能王公御史子昭郭公同行 湖光万顷送归棹,山鸟一声如唤人。 ——《骈字类编》
平铺(平鋪)píng pū
(1).平着铺展开。 唐 白居易 《南湖早春》诗:“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緑水苹生。” 宋 陆游 《晨起坐南堂书触目》诗:“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匹练秋。” 鲁迅 《书信集·致颜黎民》:“ 北京 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 上海 的房屋却是直迭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
(2).谓说话或写文章平直地叙述出来。《朱子全书》卷十:“圣贤言语平铺地説在那里,如夫子説‘学而时习之’,自家是学何事,便须著时习。” 明 李东阳 《杂记·诗话》:“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 明 朱国祯 《高先生墓志铭》:“工夫喫紧沉著,岂可平铺轻説。” ——《漢語大詞典》
(2).谓说话或写文章平直地叙述出来。《朱子全书》卷十:“圣贤言语平铺地説在那里,如夫子説‘学而时习之’,自家是学何事,便须著时习。” 明 李东阳 《杂记·诗话》:“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 明 朱国祯 《高先生墓志铭》:“工夫喫紧沉著,岂可平铺轻説。” ——《漢語大詞典》
十里
南北朝 王训 应令咏舞诗 笑态千金动,衣香十里传。
唐 杜甫 课伐木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 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飖十里雪如风。
唐 胡曾 咏史诗 邯郸 晓入邯郸十里春,东风吹下玉楼尘。
唐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 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其一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元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青山可是堪人恨,藏著中岩十里花。
元 刘因 闻角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元 虞集 画马二首 其二 春风十里闻芗泽,新赐金鞍不受骑。
元 马祖常 驾发上京 十里貔貅骑腰袅,一双日月绣旗幡。
元 萨都剌 题半山寺 龙归石洞半山雨,潮卷天风十里松。
元 郑元祐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八 草堂、宾主 山色湖光秋十里,诗成应更刻琅玕。
元 陈高 游灵山寺 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
元 宋无 鲸背吟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直沽 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
金 王庭筠 大江东去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韵府拾遗 纸韵》:家语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课伐木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 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飖十里雪如风。
唐 胡曾 咏史诗 邯郸 晓入邯郸十里春,东风吹下玉楼尘。
唐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 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其一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元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青山可是堪人恨,藏著中岩十里花。
元 刘因 闻角 馀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元 虞集 画马二首 其二 春风十里闻芗泽,新赐金鞍不受骑。
元 马祖常 驾发上京 十里貔貅骑腰袅,一双日月绣旗幡。
元 萨都剌 题半山寺 龙归石洞半山雨,潮卷天风十里松。
元 郑元祐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八 草堂、宾主 山色湖光秋十里,诗成应更刻琅玕。
元 陈高 游灵山寺 鳌背千年开佛国,鲸波十里隔人寰。
元 宋无 鲸背吟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直沽 细问花名何处出,扬州十里小红楼。
金 王庭筠 大江东去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韵府拾遗 纸韵》:家语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 ——《骈字类编》
水晶 shuǐ jīng
(1).无色透明的结晶石英。属贵重矿石,产量较少。古称“水玉”、“水精”。《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闽 主作 紫微宫 ,饰以水晶。”《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器皿皆是玻璃、水晶、琥珀、玛瑙为之,曲尽巧妙,非人间所有。”《〈艾青诗选〉自序》:“凝思花露的形状,喜爱水晶的素质。”
(2).借指晶莹透明的物体。《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白雪歌》:“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簷溜水晶折。”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菡萏含冰脑,樱桃滴水晶。”
(3).喻皎洁的月光。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凉蟾正当高阁升,帘捲薰风映水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漢語大詞典》
(2).借指晶莹透明的物体。《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白雪歌》:“鸟啄冰潭玉镜开,风敲簷溜水晶折。”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菡萏含冰脑,樱桃滴水晶。”
(3).喻皎洁的月光。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凉蟾正当高阁升,帘捲薰风映水晶。” 清 陈维嵩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词:“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漢語大詞典》
宫阙(宫闕)gōng què
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史记·高祖本纪》:“ 萧丞相 营作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高祖 还,见宫闕甚壮。”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絳续筹传露正垂,岧嶢宫闕壮朝仪。” 康有为 《泛舟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